白城师范学院是吉林省西部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座落在吉林省西部的草原边城白城市。其前身是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强化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2000年8月,原隶属于国家林业总局的原白城林业学校(中专)并入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白城师范学院。
升本以后,学院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本科教学体系逐步完备,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现代化大学建设逐步推进,办学规模显著提升,办学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学院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7年学校开始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8年以优良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全日制在校生首次突破万人,实现办学规模新的跨越。2011年,学院成为吉林省唯一一所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高校,也是吉林省高校中第一个、全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单位。
目前,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6.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资产总值5.6亿元。设有22个学院(教学部),36个本科专业(18个师范专业、18个非师范专业),涵盖了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8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1298人,生源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与马来西亚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专任教师547人,其中,有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3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99人。拥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5个院级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级教科研课题6项;省(部)级教科课题200余项。学生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系列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
建校5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功能,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50000多名合格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成为吉林省西部基础教育教师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基地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在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科学谋划下,全院师生员工秉承 “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弘扬“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奋发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齐心协力,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吉林西部一流人才培育基地、吉林西部一所有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白城师范学院 |
等级:二本 位于吉林白城 关注人数:次 | |
类型:师范 性质:(公办)普通本科 主管部门:吉林省教育厅 国家重点学科:1个 |
- 09-13[高校新闻]山东建筑大学2012年迎新工作圆满结束
- 09-03[高校新闻]“天使之城21D”赴美采访圆满收官 新
- 08-29[高校新闻]三明学院2012年政治辅导员培训班圆满
- 08-28[高校新闻]政治与历史学院学生在“第四届全国青
- 08-26[高校新闻]燕山大学里仁学院2012年新生入学须知
- 08-19[高校新闻]奥地利著名建筑设计师Matias Del Ca
- 08-06[高校新闻]东华大学学子荣获首届“创业吴江”青
- 08-06[高校新闻]师德先进个人候选人公示
- [招生信息]白城师范学院专业录取分数线(黑龙江考生)
- [院校新闻]查看更多有关"白城师范学院"的新闻
白城师范学院坐落在素有鹤乡之称的白城市,是吉林省西部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8月,吉林省政府决定将白城林业学校并入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 1999年与四平师范学院联合招收本科生,开始本科教育;2002年学院独立招收本科生; 2007年与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
白城师范学院概况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8日
白城师范学院专业设置
白城师范学院的重点专业
省级重点学科:植物学
院级重点学科:公共管理、植物学、有机化学、教育学原理、应用数学、机械工程、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院级重点建设学科:自然地理学、计算机应用技术、民商法学。
白城师范学院的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录取规则
1、根据考生报考人数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依次录取第二、三及平行志愿考生。
⑴文史、理工类专业:专业录取时遵守总分由高到低和专业顺序由先至后的原则;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相关科目分数高的考生;考生所有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则根据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调剂到其它专业录取,满额为止;对于总分低于所报专业志愿要求,又不服从调剂的考生做退档处理。
⑵体育类专业:男生1.70米、女生1.60米以上,在文化课达到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课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⑶艺术类专业:我院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省份(吉林、湖南、湖北、江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福建、广西、辽宁、黑龙江)只承认我院专业考试合格证。我院没有组织艺术类专业考试省份(吉林美术类、内蒙古、山西省、贵州省)使用该省联考成绩。
美术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文化课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专业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文化课成绩总分的60%+专业课成绩总分的100%,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线并且专业课成绩达到合格的考生中,按照文化课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2、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可按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的规定加分提档、录取。
白城师范学院现有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5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29人,其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省突出贡献专家、省高级专家各1人,省教学名师2人,省主讲教授和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各1人,省优秀教师和省师德先进个人各2人,吉林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2支。
专任教师547人,其中,有正副高级职称教师23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399人。
白城师范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
我院毕业生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通过学院推荐,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落实就业。
白城师范学院的收费标准
第八条 学费收取标准
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化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科学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应用化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物理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历史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人文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地理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生物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生物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园艺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小学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教育技术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英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00元;日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00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市场营销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旅游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交通运输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土木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000元;体育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200元;法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200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音乐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200元;美术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400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200元;广播电视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200元;动物科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学前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音乐表演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6200元;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400元;环境设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5400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200元;商务英语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600元;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工程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财务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软件工程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400元;统计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800元;学前教育(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学费标准待定,以吉林省物价部门最新审核标准收取]元;音乐表演(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学费标准待定,以吉林省物价部门最新审核标准收取]元;
专科专业:
语文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300元;数学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300元;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300元;畜牧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300元;英语教育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300元;会计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500元;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3700元;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00元;软件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00元;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学年4100元;
白城师范学院在校生情况
全日制在校生11298人,生源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与马来西亚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开办了少数民族预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