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长征31:京杭运河(古韵探寻)实践团
“老师,这个古树为什么上边是干枯的,下边又是好的呢?”
“这树已有150多年了,之前这个古树整个都枯死了,直到去年它不知道怎么又突然活了过来,我们都叫他神树!”
这是北京林业大学绿色长征活动生态环保志愿者在北京通州区张家湾镇与当地园林站的工作人员对话,调查当地农村的古树与生态建设现状,开展“古韵探寻”的场景。
8月15日,绿色长征“美丽中国,美丽乡村”京杭运河实践团的生态环保志愿者,走进了北京市农村地区——通州区张家湾镇,在这里工作人员的大力协助下,将要开张为期三天的探寻活动。
第一天的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寻访了张家湾镇的东永合屯村、北仪阁村、陆辛庄村、皇木厂村、土桥村等6个村庄,向工作人员了解古树的现状、有关保护古木的政策措施,问询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况,向居住在古树周围的村民普及保护古树和保护环境的相关知识,发放调查问卷,并宣传生态环保的理念。
志愿者寻访过程中,对东永合屯村、和皇木厂村的古树印象深刻。其中,位于东永何屯村的这棵古树是因为其“死而复生”的经历,而位于皇木厂村的这棵古树是因为其历史的悠久。皇木厂村的这棵古树植于永乐5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600多年的历史,见证了各种木材由全国各地运送到皇木厂村,再由皇木厂村运送到紫禁城的年岁,验证了那句“先有皇木厂,后又紫禁城”的古话。
通过调查了解,志愿者发现当地古树的保护,有些是责任到单位,有些是责任到组织,有些是责任到人,管理的力度不一,制度不够严谨导致有些古树长势不好,古树周围环境需要改善等问题。针对此种状况,志愿者积极向工作人员建议充分利用古树位于村内的优势,责任到村,由村组织自发组织保护古树相关工作的展开,更好的保护这些珍贵的树种。志愿者还根据专业所学,为村民讲述古树分级知识,普及古树保护的相关法律知识。
此外,志愿者向村民发放了由他们自己排版制作的科普读物——《生态宣传与古树名木保护图册》,讲解生态文明知识,宣传环保理念。希望通过此种方法,村民们提高了对古树的认识程度和保护意识,也开始对生态文明的建设重视起来。(A15)
更多有关"古树,志愿者,生态,保护,紫禁城"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北京林业大学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