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时间:07-27 来源: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本网讯(明文)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2014年3月29至4月2日,“感知中国”设计北京展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其中有一件作品在展厅醒目的位置展出,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它叫《星宇》,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的的青花瓷板画。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感知中国”设计北京展由国务院新闻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内容包含27个展项,65件展品,25段视频,300余幅图片,由魅力北京、生态城市、设计创意三个板块构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等官员出席了展览相关活动,联合国前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汉斯•道维勒、创意城市网络负责人马里罗斯等参观了展览。展览获得一致好评,嘉宾纷纷在留言簿上留言。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干道甫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讲师。2013年底,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发文征集“感知中国”展作品,干道甫得知此信息后,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取得联系,报名应征,最终,《星宇》从1000多件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入选该展览。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星宇》以宇宙为主题,将东方文化的思想与传统材料相结合,作品洋溢着斑驳之美和生命气息,以青和白之间的变幻构筑诗意般的精神境界,将中国文化和全球视野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全球化的梦境。作者干道甫老师介绍说,他选择在泥板上作画是因为泥板来源于大地,温厚而包容的性格可以承载他对画布的探索,当创制完图式,再罩上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烧成,又将产生窑火的变化。它保留了青花元素和瓷板材料的属性,但又是通过抽象艺术绘画语言,来解读人类在追求宇宙未知世界梦想的图像呈现。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在未经素烧的泥板上作画,并非易事。当干道甫将八块泥板铺开时,用的是一道弧线分割空间。在弧线下部分,他用竹根制的笔挥洒白色的泥浆,点滴之处形成空缈星宇。顺着弧线上一部分则铺上了宣纸,用桃胶水沿着弧线边缘分割开,接下来一大壶煮熟的青花料便在泥板上流淌,或浓或淡,或聚或散,水色氤氲覆盖了画面。青色悠远深邃,其妙至极;白色纯净素朴,清韵无瑕。依靠青白两极之间的层次,微妙丰富,显与隐,枯与湿,动与静,饱含对比。干道甫最后的成品,已经是关于《星宇》系列创作的第三套了。第一套在经过高温烧成后产生破裂,第二套未运到窑边也损坏了。每一套的创作过程,对他来说都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师干道甫作品《星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感知中国”展广受关注

“我很高兴发现了在并不简单的道路上自由表达的方法。诸多因素相互碰撞的瞬间产生灵光,我不断采集这些灵光来构成作品的生命基因,在瞬间中不断开启作品的秘密之门乃至对宇宙的生命力的礼赞。”干道甫在作品自述中写道。


更多有关"干道,作品,弧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景德镇陶瓷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