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时间:10-29 来源:东华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人民网]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开幕(专栏摘录)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注:徐明稚校长发表演讲 论《品牌与国际时尚之都建设》)

    4月23日,由东华大学承办的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即将开幕。作为历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的活动继续以“论坛、展览、大赛、秀场、市集”等为平台,通过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时尚教育与创意产业的焦点话题,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展示时尚教育育人成果等服务社会改革发展。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强调,东华大学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产业布局,构建“一体两翼”的学科发展新格局(以“纺织”为主体,“材料、设计”共同发展),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发挥知识和人才的“溢出”效应。

    2014年是东华大学在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期间举办国际时尚论坛的第20个年头。本次论坛含“主论坛”和“特色论坛”两大版块,其中“主论坛”邀请了来自巴黎、米兰、伦敦、东京、纽约等五大时尚之都顶尖设计院校与机构专家,就流行趋势预测及发布进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讨未来时尚的发展方向。“特色论坛”将举办上海品牌发展论坛,并连续第三次与国际同步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同时通过“海派时尚”官方网站发布及海派创新旗袍现场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观地发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样的色彩、图形、服装、面料、鞋履、箱包、首饰乃至陈列最流行。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晓刚表示,“当下的上海,已经具备了提出自己时尚主张的底气。提出海派时尚主张,只是实现‘时尚之都’的理念准备,还需‘秉承海派传统、凝聚新价值观;领悟全球时尚、极致海派特色;建立理论体系、发表研究成果;加强人才培养、储备行业精英;利用多元传媒、创新商业渠道;依托政府支持,搭建公共平台;对接投资资本、实现市场价值;持续跨界合作、扩张边际效应’等多方面的努力。”

    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认为,如果说把握时尚话语权是时尚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那么,人才就是其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时尚教育则是其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东华大学常年坚持国际合作、校企联袂的培养模式,积极培育世界眼光和本土意识兼具的时尚创意人才。学校已与包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及日本东京等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著名服装院校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36所院校开展包括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课程合作等多种形式合作。学校不仅邀请了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等众多国际顶尖服装设计大师和设计界权威人士担任顾问教授,还邀请了92位国外优秀教师在学校开出了90门国际合作课程。东华学子足不出户,也能尽享世界优秀师资的教学法和教育理念。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东华大学与施华洛世奇、伊泰莲娜、德库宁、意大利IED等著名企业联合在校内建立了25个时尚研究基地,在雅戈尔集团、报喜鸟集团、波士登集团、杉杉集团、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装企业建立了33个教学实习基地。

    今年“时尚论坛”上展示的海派创新旗袍就是由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马玉儒等同学参与设计的。马玉儒,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都就读于东华大学,从多次参加东华大学-施华洛世奇创意设计大赛、TOUGH牛仔裤改良设计大赛等国际合作、校企联袂性质的赛事,到两次参加新西兰“世界可穿着艺术大赛”折得桂冠,再到此次创新服饰作品被作为海派流行趋势发布的佐证作品,贯穿于专业教育全过程的“国际合作、校企联袂”培养模式让她受益良多。如今,更多的在校生被东华浓厚的时尚氛围所感染,积极投身于时尚创意实践。此次时尚周亮相的所有学生设计作品就均围绕“海派时尚”主题展开,展现了东华学子对“海派时尚”的理解与表达。

    论坛上,东华大学与英国爱丁堡大学校方代表还将共同为新设立的“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成立揭牌。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东华大学下属的非盈利性中外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学院将按照学校“一体两翼”的学科布局,努力实现“四个一流”,即:缔造国际一流时尚创意学科、引进国际一流教育体系、汇聚国际一流师资、培养国际一流时尚创意人才。

    同时,为充分展示“海派时尚”的文化渊源,“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及“上海历史图像记忆图片展”将于4月22日至6月18日在东华大学校内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开展。其中,“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共挑选约60件服饰实物,通过整合实物、图像、影像等多种展示元素,回顾了海派服饰时尚的历史和摩登上海的时尚变迁。“上海历史图像记忆图片展”展出了95张照片及24幅不同画种的画作,力图展现时间跨度近100年的上海城市面貌的变化以及风土人情。

    此次论坛还针对当今中国“时尚文化活跃,时尚传播研究及传播人才匮乏”的现状,依托国内首家时尚传播研究机构——“东华大学时尚传播研究中心”,新设“时尚传播与社会发展国际论坛”,邀请新闻传播、时尚文化、创意产业等相关领域海内外学界专家、业界名家展开对话交流,深入研讨时尚传播的现状和未来,探讨时尚传播的能量与产值,研究时尚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来源:人民网环东华时尚周专栏 2014年4月18日至4月27日 记者:唐小丽 通讯员:邱登梅 段然)
===========================
[CCTVnews] Culture Express about Donghua University(摘录)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注:环东华时尚周时装秀现场资料图片)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注:刘春红副校长谈艺术人才培养)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注: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学生马玉儒谈“我的设计梦”)

(来源: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频道 04-26-2014 20:31记者:张宁犇 通讯员:邱登梅 段然)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开幕

    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昨晚在上海世贸商城盛大开幕。2014“雅莹·东华杯”中日合作班优秀毕业生作品发布、香港理工大学优秀毕业生作品发布等多场精彩的服装作品开幕联演的成功举办,在营造“学校搭台、学生唱戏”的浓厚氛围基础上,更凸显活动聚焦时尚教育与创意产业发展的鲜明特点。 
    作为历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的活动继续以“论坛、展览、大赛、秀场、市集”等为平台,通过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时尚教育与创意产业的焦点话题,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展示时尚教育育人成果等服务社会改革发展。
    2014年是东华大学在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期间举办国际时尚论坛的第20个年头。本次论坛含“主论坛”和“特色论坛”两大版块,其中“主论坛”邀请了来自巴黎、米兰、伦敦、东京、纽约等五大时尚之都顶尖设计院校与机构专家,就流行趋势预测及发布进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讨未来时尚的发展方向。“特色论坛”将举办上海品牌发展论坛,并连续第三次与国际同步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同时通过“海派时尚”官方网站发布及海派创新旗袍现场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观地发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样的色彩、图形、服装、面料、鞋履、箱包、首饰乃至陈列最流行。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4-04-24 记者:吴善阳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
[新华网]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在东华大学举办

    新华网上海4月25日电 24日,在东华大学举行的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上,来自巴黎、米兰、伦敦、东京、纽约、上海等地时尚领域顶尖专业院校和机构的专家就“时尚流行趋势研究与预测、时尚人才培养”等议题深入研讨。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在论坛上正式揭牌。
    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教授指出,国际时尚论坛已走过20个年头,成为时尚精英人士交流心得体会、弘扬原创力量、传承海派文化、助推自主品牌、打造上海国际时尚之都的重要平台。东华大学目前正积极构筑以“纺织”为一体,“材料”与“设计”学科为两翼的学科特色新格局,努力为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建设“国际时尚之都”贡献做出新贡献。新设立的“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旨在“缔造国际一流时尚创意学科,引进国际一流的教育体系,汇聚国际一流的师资,培育国际一流的时尚创意人才”。
    25日,以“革新·生机”为主题,“2015/2016秋冬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在论坛上发布,来自政府、国内外相关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400多位时尚企业设计总监和经营者共同围绕“海派流行趋势”议题进行了探讨。
    据介绍,东华大学自2013年4月起,每年4月、10月与世界时尚之都纽约、米兰、伦敦和巴黎同步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缺少时尚主张的盲目跟随,是品牌成长的大忌”,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晓刚教授认为,自主服装品牌要在时尚价值链上占有高端效应,必须在价值观引领上抓住话语权。
    作为上海市“设计之都”重点项目之一,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发布已引发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多家服装企业开始就趋势研究寻求与校方的合作。

(来源:新华网 2014-04-25 记者:仇逸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新民网]东华大学发布2015/2016秋冬海派时尚流行趋势(摘录)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图说:东华大学学生设计师作品—海派创新旗袍实验作品“外滩经典”系列。

   【新民网讯】欧式装饰砖纹和布面老墙纸图案表现出的历史感,明家具直线与欧式几何的穿插,秉承慢生活态度的刺绣与手工编结的应用,生物组织结构的提取,模仿水影雾林等江南水乡元素,缤纷绚丽具有流动感的色彩……都将是未来的流行要素—今天(4月25日),东华大学以“革新·生机”为主题,在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上发布《2015/2016秋冬海派时尚流行趋势》。
    据介绍,此次流行趋势发布是“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创新的成果,重在解读海派文化、海派时尚,预测海派流行趋势,汇聚海派设计师的观点理念、时尚品牌的最新作品,旨在为政府、企业、设计师等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全部内容除集结成册,还通过网络平台向社会发布(官网地址:http://www.style.sh.cn)。
    据介绍,东华大学自2013年4月起,每年4月、10月与世界时尚之都纽约、米兰、伦敦和巴黎同步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缺少时尚主张的盲目跟随,是品牌成长的大忌”,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晓刚教授认为,自主服装品牌要在时尚价值链上占有高端效应,必须在价值观引领上抓住话语权。
    作为上海市“设计之都”重点项目之一,这已是东华大学连续第三次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海派设计泰斗、“海宝之父”邵隆图认为海派不是地域而是多彩、平等、包容的心态,丰富多彩的海派经典风格、可持续性的自然主义、都市设计风格、未来主义风格等与传统江南文化相互交融、互动,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时尚风格。论坛发言人之一,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李峻特别提到,此次论坛与会者来自服装、配饰、平面、建筑等多个时尚领域,从文化、科技、生活哲学等不同角度阐述思想、跨界合作、研判趋势,恰恰体现了“海纳百川”的海派时尚特色。

(来源:新民网  2014年04月25日14:26 记者:李若楠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劳动报]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发布 主题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

    秉承慢生活态度的刺绣与手工编结,模仿水影雾林等江南水乡元素,缤纷绚丽具有流动感的色彩,都将是未来的流行要素。昨天,东华大学在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上发布了《2015/2016秋冬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包括海派经典、海派自然、海派都市、海派未来等多种风格。
    海派自然风格的主题色彩包括芦苇黄、原木褐、嫣红灰等,主题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纯正有机的绿色调,淡雅质朴的原木色彩为原本黯哑的色系带来温暖和活力,大地色系逐渐往棕色偏移,成为新的流行色。海派自然风格体现了江南水文化,回归水乡、弄堂、市井的慢生活,重拾儿时的朴素回忆。东方水墨成为本季的主要设计元素。设计师认为,繁忙的生活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日益疏远,人们不得不面对污染、压力和许多其他问题,设计需要真生活。

(来源:劳动报 2014-04-26 记者:张欣驰 通讯员:段然 邱登梅)
===========================
[SMG新闻综合频道] 海派服饰时尚展开幕 展现“上海STYLE”(摘录)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注: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接受采访)

(来源:上海电视台 2014-04-26 记者:周云 朱玫 通讯员:邱登梅 段然)
===========================
[解放日报]60件近现代中式服饰亮相纺织服饰博物馆 海派服饰展:晚清“吉服袍”身价过百万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在昨天举办的上海海派服饰时尚展上,百万身价的龙纹“吉服袍”惊艳亮相。 陈征 摄 

    龙纹“吉服袍”、改良旗袍、藏青中山装,“旧衣裳”也值百万元!60件近现代中式服饰实物昨天亮相东华大学内的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带着观众穿越海上百年“时尚隧道”。
    进入由6个环节组成的“隧道”,先见“皇朝背影”——一件晚清年间的蓝色缂丝 “吉服袍”。吉服袍是礼仪服饰,在节庆、宴请场合穿用,分龙纹、蟒纹,有“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之说。博物馆馆长卞向阳教授介绍,这件袍子的研究价值与收藏价值均极高,其装饰图案并非成衣后再绣上,而是与衣服一起同时织出。当时,手工织造这样一件服装需要两三年时间,相关高超技艺如今已失传,即使电脑编织工艺也无法复原,因为全衣的用色品种远超15种,其中金丝是采用真金磙碾在丝线上的。卞向阳说,整件吉服袍估价至少100万元。
    在其后环节中,一件印有英文标识的橘色无袖印花旗袍令人称美,它出自 “东方巴黎”南京路上的老九和绸缎局,在上世纪30年代摩登一时。深入“隧道”,新中国成立后的男女服饰变迁唤起老上海记忆,改革开放后舶来的流行元素又日渐丰富。
    与老服饰同处一馆的,还有95张老照片及24幅老画片构成的上海历史图像展,其中大部分都是海外淘来、首度公开的作品。一幅三四十厘米见方的1934年照片,显示了跑马场外正在兴建中的国际饭店。在一组九曲桥上湖心亭旧照上,人们可以看到,上世纪40年代前后这座老城厢标志性建筑周边仍是错落参差的商住两用房。其他图像资料还涉及外滩、南京路、苏州河、龙华塔等组照。
    展览吸引了首位登陆伦敦时装周的中国设计师王巍前来。他表示,当代时尚背后是强大的“根文化”支撑,与国外流行服饰界相比,国内学院派、系统性的服饰收藏与展示还极少,如今越发显得珍贵。据了解,博物馆特展将持续至6月,免费向公众开放。

(来源:解放日报 | 2014-04-23 | 作者:徐瑞哲 通讯员:邱登梅 徐小雯)
===========================
[SMG星尚频道]上海摩登!服饰展中体会海派风情(摘录)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注:东华大学“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现场)

(来源:上海星尚频道 2014年4月24日今日印象 记者:沈佳敏 通讯员:邱登梅 段然)
===========================
[上海新闻网]“环东华时尚周”亮相正大广场 市民“点赞”东华学子作品

    中新上海网4月27日电 将极具中国风格的雀鸟印花融入时尚设计中,民族特色元素在现代服饰中灵动展现;仿生角度于昆虫身体状态的模仿结合现代主义工业感的对称美,暗黑设计中透露前卫、神秘的先锋主义格调……这些独具创意、设计大胆的作品是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合作班2010级毕业生之手。
    27日,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合作班2010级毕业生作品秀在上海正大广场华丽开场。作为2014环东华时尚周的特色项目,“艺汇上海——首届校园新锐艺术设计人才推介展”东华大学专场活动,48名刚从海外学成归国的毕业生将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和创意思维,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中,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美的视觉盛宴。
    此次作品秀以“Art meet Fashion”为设计主题,以艺术发展史为基础,围绕哥特、洛可可、立体主义和波普艺术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时期,打造风格各异的四大系列。不同的艺术形式碰撞个性化的设计理念,上演了一场精彩而颇具格调的视觉盛宴。作品秀上共展出60套作品,数码印花、手工刺绣、面料再造、扎染艺术、手工结构等设计手法均在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其中不少作品中的中国元素十分抢眼,传统雀鸟印花与现代廓形的糅合,秦代铠甲与女式军装的混搭……
    “在这个被西化的服装业中,怎样能更好地呈现中国艺术,一直都是我的设计目标。”毕业生韩雪告诉记者。在国外一年的学习,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国外设计师对本国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发扬,这也更加坚定了韩雪把中国元素运用于服装设计中的想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元素除了旗袍还有许多可以展现,例如青花瓷、雀鸟印花、水墨留白、皇城朱墙碧瓦的配色等等,都是独具韵味的设计元素,古典的民族的也可以很时尚。”
    整场时装秀极具想象力和视觉冲击力,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平时在陆家嘴金融城上班的公务员冯女士说,“今天算运道好,在正大逛到了真正的时尚。没想到现代时尚的服装,也能做得充满古典传统的中国韵味,以后要多关注大学里的时尚趋势,不能在魔都被OUT了。”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袁孟红告诉记者,学校一直坚持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国际视野,坚持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同时以“环东华时尚周”为契机与平台,在鼓励学生秀出“海派时尚”创意的同时,更支持学生带着作品走出校门,走上市民舞台,传播设计时尚理念、繁荣上海时尚文化。

(来源:中国新闻社上海分社 2014-4-27 作者:孙庆华 邱登梅)
===========================
[新闻晨报]东华将培养“时尚魔头”传播潮生活 今年9月开始招生,要求有良好的传播技能和审美素养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东华从2013年开始持续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着力向世界传递上海的时尚声音。图为2015/2016年秋冬海派流行趋势发布会现场,学生实验作品。 /校方供图

    由东华大学主办的、全球新闻学界首个以“时尚传播”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论坛——“时尚传播与社会发展国际论坛”昨天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将开设国内首个时尚传播方向的传播专业,致力于培养本土的时尚传播精英。

“第一夫人”的成功时尚传播
    当下,时尚对政治经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的支持率一直就高于其丈夫,米歇尔喜欢平民品牌,有报道说,3年来给美国服装品牌带来了27亿美元的效益。众多设计师从中获得益处。
    在英国,平民女子凯特成为剑桥公爵夫人后,英国女性为了模仿凯特,人均花销是250英镑,总计10亿英镑。
    领导人的穿着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纽约时报》曾经评价彭丽媛的穿着是“富于魅力的”。美国著名时尚杂志《名利场》2013年将彭丽媛评为着装最得体的“第一夫人”。
    今年3月,米歇尔首次访华。期间国际主流媒体对两位大国的“第一夫人”仔细品头论足。
    “这就是时尚传播的经典案例。“第一夫人”的时尚品位不仅体现了国家的软实力,还创造了经济价值。”东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时尚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王梅芳教授说。

上海需提升时尚话语能力
    上海是中国的时尚之都,但是目前尴尬的处境是,时尚之都缺乏时尚传播人才,缺乏能对时尚产生重要影响力的时尚传播精英,如美国的“时尚女魔头”Anna Wintour。
    王梅芳认为,当下,一是要加强时尚传播研究。时尚和消费与经济紧密相连,其核心是商业价值。而时尚传播作为时尚的推手和时尚经济的推动者,同时也具有社会责任,要承担引导社会价值导向的使命。二是要培养时尚传媒人才。为适应中国时尚发展需求,培育既有时尚素质又有媒体技能、素养的跨学科复合型与应用型人才迫在眉睫。

新设时尚传播方向9月招生
    东华大学的传播专业(时尚传播方向)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希望培养出有较高审美素养、具有时尚传播能力的全媒体复合型人才。
    那么在人才培养上,东华大学时尚传播方向有何特色呢?王梅芳表示,时尚传播精英需要关注时尚产业的流行趋势。这要求从事时尚传播工作的,不仅具有良好的传播技能,还需要一定审美素养,同时对于时尚的制造也要有一定的知识,这也是东华大学开展时尚传播研究、开设时尚传播方向专业的优势所在。
    据了解,目前,中国学界对时尚传播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重视,东华去年探索成立了时尚传播研究中心,旨在依托该校在“时尚研究、时尚教育”等领域的特色,整合传播学、管理学、艺术学、设计学等资源,从新闻传播学的学科体系出发对时尚及其相关更大体统之文化领域的议题展开研究。
    今年,东华人文学院又在传播学专业下探索新设时尚传播方向,计划从2014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为中国时尚传播人才的培养进行探索实践。届时,学生考入东华大学传播专业后,将进行一年通识课程平台学习。然后那些对时尚感兴趣、自身时尚素养较高的学生将能进入到时尚传播方向学习。

(来源:新闻晨报 2014年4月27日A05:A05-上海 作者:张骞 通讯员:陈前 邱登梅)
===========================
[上海热线] 4月27日首页焦点:学生箱包设计展亮相"环东华时尚周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上海热线讯,实用、轻盈、美观的旅行箱一直是商务出行和旅游观光的必备良伴,昨天,在2014的环东华时尚周上,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师生携手双星名箱包品牌,举行了旅行箱设计作品校企合作专场展演,共呈现出5大系列40个箱包成品。
    长久以来,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箱包市场一直是洋品牌的天下,而国内企业只能依靠为其代工赚取微薄利润。26日的箱包展集中展示了近年来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的师生与企业紧密合作所孕育的成果。
    作为国内知名大学,东华大学在设计人才的培养上一直匠心独运。以产品设计专业的同学为例,在修读完基础课程后,他们每个学期都会走进工厂,走到生产第一线,从最前沿感知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脉搏。据指导老师东华大学工业设计系副系主任王熙元副教授介绍,每个学期他都会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观摩,有别于蜻蜓点水般到此一游,学生们要从中找出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回学校着手解决。
    研究生二年级的孙濛同学所在的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组优雅时尚的菱形纹箱包外观设计交付企业。这一系列的经典菱格纹箱包作为主打展品在26日的箱包展上夺人眼球,也被企业相中。而在东华大学产品设计专业中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
    对于这样校企合作的模式,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系主任吴翔教授表示,高校设计类专业的课堂教学,不能与行业、企业、市场脱节,传统的课程教学只注重通过典型课题解决典型问题,而实际上应该更关注一些非典型问题的研究,这就需要课堂教学直面企业并将其实际问题导入实际课程。而对于学生来说,在平时的课堂上,就有机会与名牌公司的设计大师面对面,现场受到前沿设计理念及流行趋势的熏陶,“课超所值”。

(来 源:上海热线 时 间:2014-04-27 17:48:21  记者:马逢钰 通讯员:吴彦 邱登梅)
===========================
[中国新闻网]“限量版”设计点亮东华大学学生创意市集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中新网上海4月23日电 第六届东华大学创意市集23日再度“开市”,集合了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等高校的21位个人、20个团体的1000余件创意产品集中登场,涵盖手工饰品、个性服装、创意箱包、雕塑铁艺等众多类别,吸引无数人驻足流连,争相选购。 
    近年来,创意市集已成为潮流名词,高频率地出现在各类时尚活动中。而相较于社会上各式各样的创意市集,东华大学这场“校园市集”富有浓郁的大学气息,不少设计专业的学生将日常的“功课”带到了市集,也有很多作品是“摊主”的个人兴趣爱好,现场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手工首饰、手绣礼帽等物品,几乎样样都是“限量版”。
    在创意市集活动现场,东华大学环艺1102班韩有作领衔的大有工作室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尽管韩有作并非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但他摊位上的创意T恤设计却广受好评。
    韩有作说,这次参加创意市集他带来了《枯木逢春》、《叶茂枝繁》和《星空》三套作品,均为其手绘作品的衍生品。在设计过程中,他将原生态、森男森女、城市山民、简约中式慢时尚概念元素融入到原生态纯棉质感中,使简单的T恤有了别样的艺术效果。除了T恤,他还将自己的手绘作品制作成牛皮质感印花笔记本,也在本届创意市集上同时销售。
    名叫羊梦童的大学生摊位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小饰品,它们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每个都是精心的手工制作。古色古香的木环首饰,充满着浓浓的民族风情;精致小巧的耳环耳钉,或可爱活泼,或典雅沉静。
    羊梦童告诉记者,这是她第2次参加环东华时尚周的创意市集,这个经历让她收获颇多,“从方案策划、订购材料,到手工制作、完成作品,再到市集上布展、销售,借由创意市集活动我完整地体验了一次产品上市的全过程。也正是因为有了第一次参加创意市集的经验,这次的作品更加精致、完善。”
    作为本次活动组织者,东华大学环艺1202班孙涯写意称,东华大学创意市集是发挥同学创意,展现同学设计才能的最直接的第一触点。创意市集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通过亲自生产和销售,设计者能够直接接触顾客,直接接受市场对产品的反馈。交流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在创意市集的销售经验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把握市场需求,并将这些经验的积累带进今后的学习中。创意市集活动正不断地激发着同学们的创意才能,每年创意市集的举办,不断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东华学子。可以说,创意市集实现了创意与市场、市场与校园生活的完美结合,让大家有机会接受真实市场的考验。
    据悉,本届创意市集将持续至4月25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4年04月23日 记者:许婧 通讯员:李盈颉 邱登梅)
===========================
[上海科技报]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闭幕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由东华大学承办的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28日在世贸商城落幕。作为历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的品牌项目,今年的活动继续以“论坛、展览、大赛、秀场、市集”等为平台,通过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话时尚教育与创意产业的焦点话题,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展示时尚教育育人成果等服务社会改革发展。东华大学校长徐明稚强调,东华大学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上海产业布局,构建“一体两翼”的学科发展新格局(以“纺织”为主体,“材料、设计”共同发展),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发挥知识和人才的“溢出”效应。
    2014年是东华大学在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期间举办国际时尚论坛的第20个年头。本次论坛含“主论坛”和“特色论坛”两大版块,其中“主论坛”邀请了来自巴黎、米兰、伦敦、东京、纽约等五大时尚之都顶尖设计院校与机构专家,就流行趋势预测及发布进行智慧的交流碰撞,深入探讨未来时尚的发展方向。“特色论坛”将举办上海品牌发展论坛,并连续第三次与国际同步发布“海派时尚”流行趋势,同时通过“海派时尚”官方网站发布及海派创新旗袍现场展示等形式,便捷、直观地发布了2015/2016秋冬的上海,什么样的色彩、图形、服装、面料、鞋履、箱包、首饰乃至陈列最流行。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晓刚表示,“当下的上海,已经具备了提出自己时尚主张的底气。提出海派时尚主张,只是实现‘时尚之都’的理念准备,还需‘秉承海派传统、凝聚新价值观;领悟全球时尚、极致海派特色;建立理论体系、发表研究成果;加强人才培养、储备行业精英;利用多元传媒、创新商业渠道;依托政府支持,搭建公共平台;对接投资资本、实现市场价值;持续跨界合作、扩张边际效应’等多方面的努力。”
    东华大学副校长刘春红认为,如果说把握时尚话语权是时尚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那么,人才就是其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时尚教育则是其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基础。东华大学常年坚持国际合作、校企联袂的培养模式,积极培育世界眼光和本土意识兼具的时尚创意人才。学校已与包括法国巴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意大利米兰及日本东京等世界五大时尚之都著名服装院校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的36所院校开展包括本科学历教育、研究生学历教育、课程合作等多种形式合作。学校不仅邀请了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等众多国际顶尖服装设计大师和设计界权威人士担任顾问教授,还邀请了92位国外优秀教师在学校开出了90门国际合作课程。东华学子足不出户,也能尽享世界优秀师资的教学法和教育理念。在校企合作办学方面,东华大学与施华洛世奇、伊泰莲娜、德库宁、意大利IED等著名企业联合在校内建立了25个时尚研究基地,在雅戈尔集团、报喜鸟集团、波士登集团、杉杉集团、ESPRIT、ADIDAS等中外著名服装企业建立了33个教学实习基地。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14年04月28日 记者:陶婷婷 通讯员:朱一超 孙庆华 邱登梅)
===========================
[上海教育微博]2014环东华时尚周系列发布(摘录)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来源:上海教育微博 2014年4月22日至27日 记者:徐佳晨 通讯员:吴彦 邱登梅)
===========================
[上海教育微信]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系列发布(摘录)

【聚焦时尚周】[CCTVnews等]“2014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社会媒体新闻报道集锦(图)

(来源:上海教育微信 2014年4月22日至27日 记者:计琳 通讯员:莎日娜 邱登梅)
===========================
更多社会媒体新闻报道请见东华新闻网“媒体东华”栏目……

【相关新闻链接】
1、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圆满落幕 服装设计本科毕业生作品编织“海派时尚梦”
(http://www2.dhu.edu.cn/dhuxxxt/shownewsshenhex.asp?id=21394)
2、国际时尚论坛在校举办 “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揭牌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318)
3、2014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环东华时尚周盛大开幕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97)
4、“上海摩登——海派服饰时尚展”“上海历史图像记忆展”在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举行
(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81)
5、东华大学召开新闻通气会与社会媒体沟通“2014时尚论坛暨时尚周”理念(http://www2.dhu.edu.cn/dhuxxxt/xinwenwang/shownews.asp?id=21275)

更多有关"时尚,海派,创意,上海,东华大学"的文章请点击进入东华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东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东华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