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燕山大学里仁学院第二讲《里仁讲坛》讲座的通知
题目:光的力学效应—光镊原理及应用简介
主讲:朱艳英
时间:5月7日(周三)晚19:30
地点:西校区里仁阶梯教室J303
主讲人简介:朱艳英,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光微操纵技术及应用、微纳机械系统集成、光镊在生物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及地市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由电气工程系承办的第二讲《里仁讲坛》,特邀请理学院的朱艳英老师和我们一起探索光的力学效应。光有力学效应吗?一百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学说最终导致了激光的诞生, 6O年代激光器的发明使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力学效应真正走向实际应用。人们开始对光的辐射压力和光的力学效应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光的力学效应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7O年代,朱棣文等人利用光压原理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幽禁原子的方法,获得了199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研究成果也为荣获20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手段。与此同时,人们也在探索光对微小的宏观粒子的力学效应。198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科学家A.Ashkin发明了光镊技术,光镊成了光的力学效应的研究和应用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近2O年来光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派生出透镜光纤光镊、微透镜阵列光镊、全息阵列光镊等可以应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远场光镊技术,并成为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学、光谱学、微细加工等众多学科及交叉领域中的研究工具。与此同时,科学研究也从宏观领域深入到介观及微观领域,尤其是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单分子水平上的捕获与操纵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对DNA分子的切割和拉伸等操作都要求捕获和操纵的空间精度到纳米量级,近场光镊技术因为其捕获范围的高度局域性,可以直接对单个纳米量级的生物分子进行捕获和操纵,从而成为单分子水平操纵的有力工具。
欢迎全院师生参加!
教学质量与评估部
2014年5月5日
更多有关"力学,效应,操纵,领域,捕获"的文章请点击进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