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教达人】启明星支教队林渺雄: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无偿付出
初见小游时,她蹲在那里,埋着头,抽动着肩膀,缩成一团啜泣着。她抬起挂着泪珠的眼眸望他。看着一张稚气的脸庞,林渺雄心一紧,带小游到图书室,安抚她安静下来,她开始安静地看书。
林渺雄来自12级电子系,是启明星支教队人力资源组组委,参与了去年的下乡支教活动,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雄。后来他了解到,就读小学六年级的小游,是在开班后三天插进初中班的。小游和班里同学不熟悉,有些不合群,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呆着,不怎么说话,也不怎么参与课堂互动,情绪较低落。大雄经常在下课后单独找她交流,一开始,总是要问很多,她才会说一点。慢慢地,小游开始主动找大雄交谈,而且每次交流都很开心。
在支教的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有一种特别的交流方式,他们称之为“日记”。孩子们每天写一些东西交上来,然后支教的老师进行回复。小游的日记本来不是大雄回复的,但后来她提出希望大雄可以回复她的日记。小游曾在日记中写下她的梦想,希望将来成为一名作家。大雄鼓励她勇敢、快乐地追求梦想。
大雄作为班主任,还要到学生的家里进行家访。在去往小游家一个小时的路上,小游和他说了很多内心的想法。小游敞开心扉后,大雄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任和身上更重的责任。现在,大雄和小游依旧有邮件来往。很多时候,大雄没办法给予实质性的帮助,但他愿意做一个倾听者,愿意和小游分担哀怒,分享喜悦。
除了小游外,林渺雄还帮助过另外一个孩子。那个孩子很喜欢写小说,但他的母亲却不能理解他的这一爱好。他倾听了孩子的心声后,多次主动与孩子的家长沟通,争取孩子母亲对孩子梦想的理解与支持,达到了一定的效果。正如林渺雄在讲到他们的团队宗旨“给孩子一个梦想”时说:“这个‘给’并不是我们直接就能给,我们主要是引导、发展孩子的兴趣,让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拥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林渺雄向记者介绍,启明星支教队成立于2009年。每年暑假,支教队便会到河源及惠州的农村开展为期15到20天的支教活动,主要针对初一初二的留守儿童。今年他们将前往河源市东源县的灯塔镇、康禾镇、骆湖镇等5个支教点支教。他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关心孩子的想法。他们用多元化的课堂,不仅教给孩子们知识,也给予孩子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让孩子们在迷茫过后找到目标。“今年我们支教队还首次和埃塞克国际签合作协议,将引入多名国外的志愿者。”
他说,他们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无偿付出,而每一份贡献都是有效果的。通过支教,他收获了感情,增强了管理意识,放宽了个人眼界,同时也获得了更多与外界交流的机会。
支教是他的梦想,我们相信,他还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而且越走越宽广。

(王倩倩 梁小颖)
更多有关"支教,小游,大雄,孩子,孩子们"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