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志愿者的故事:集善工程志愿者杨懿楠

志愿者的故事:集善工程志愿者杨懿楠

时间:02-27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志愿者姓名:杨懿楠

关键词:温暖追求责任

志愿服务经历:集善工程工友课堂

志愿服务时长:45小时

某些事情是无法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你必须亲身经历体验,比如志愿。常常有人不理解,问我,你怎么会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什么会当志愿者?有苦又累,还没有回报。对啊,为什么我会当一名志愿者,这个问题,我要好好想想。

我一直想做一名志愿者,就是希望能给社会带来多一点的爱。志愿者,它为当今社会这种“金钱万岁”的庸俗风气,注入了一股清流,让人们认识到当今社会还有一群新时代“雷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份爱,一份温暖。我相信凭着这心中的一份爱的种子,从我做起,我们可以让自己、让别人看到这个社会始终还是温暖的。

就在不久前,我参加了“集善工程”这个志愿活动,成为一名募捐的志愿者。“多一个有技能的盲童,就少一个贫困家庭。”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体会不到盲人的无助,更体会不到盲人的不便,但是我能体会到家长对儿女的殷切期望,感受到盲童们对生活的期望。所以,尽管天气炎热,尽管有不信任的眼神与声音,这都没有能击退我们的热情与信心。

我们是志愿者。也许我们能够做的确实很少,但是只要我们做了,就会发现我们所收获的并不只是付出的那么多。

就像我所参加的“工友课堂”这个志愿活动,面对着一群掂的了大勺,却摁不了小小键盘的工友们,看着他们对电脑的不熟悉,对操作的紧张,我只想发动全身力量,告诉他们我所知道的所有知识。因为心中的那一点爱,那一点点向往,让我们一点点给工友们灌输知识。而这不是谁都有的体验,因为我们很难得给年长自己的前辈讲授知识。

我们付出了宝贵时间与精力,同时,作为回报的,是得到了他人的感激,社会的认同。而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同时也收获了一份志愿者们之间最真挚的友谊,人生中最宝贵的成长。

我本欲献出自己一只甘甜的果子,而志愿却给了我满园芬芳。看到被援助者欣喜,感激的神情,信任,依赖的眼神,冬日的阳光也变得异常温暖。(A19)


更多有关"志愿者,工友,志愿,温暖,一名"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北京林业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北京林业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