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三:教你如何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新高三进入学习后,因为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和填报志愿的人生转折,有点显得信心慢慢,有的却黯然迷茫,不知该如何着手为这个转折做充足的准备。整个高三非常关键的一个点是“具备知识体系”!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将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条理化。图书馆中的藏书要按照不同的类别摆放,数学的放在一块,政治的要放在一块,文艺的要放在一块,总之所有的书都是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商店也是如此,不同的货物摆在不同的货架上,这样使得顾客一目了然。还有很多很多条理化的例子,总之条理化是人类生活的一大特征。套上一句有哲理的话,人类的活动促进了整个世界从无序走向有序。而且,我们经常被教导做一个有条理的人,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有条理的人做事效率高,成功的可能性大。
因此,学习也应该条理化。
许多人都有过体会,自己费了很大的劲记了一脑子东西,但当解题需要提取所学知识时,总是感到很困难,甚至会出现“想不起自己究竟学了哪些东西”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你未将所学知识条理化,所以记忆效率低,且提取知识困难。
既然意识到了条理化对于学习效率的巨大意义,我们当然要进行条理化的学习。
其实条理化并不是困难的事情。
尤其对于我们这些学习课本知识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已经整整齐齐地条理化于课本中了,即条理化工作已做好了。我们只需将书中的知识,按照其条理化形式,即章节形式搬移到脑子中就是了。
这里说的条理化就是各科教材的章节结构,所有知识点就分布在这些章节中。我们看完书后,不一定把所有知识点(知识点即是指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全部记住,但起码要知道全书分为多少篇章,每一章分为几节,每一节各讲了那些知识点。解题时知道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属于哪章、那节。做到这些,我们就已经初步完成了条理化、系统化的任务。
令人遗撼的是,并非人人都清楚这个道理。
许多同学常常是抓起一本辅导书,从头看到尾,既不注意从整体上去把握,也不知道搞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其实做题当然很重要,我也同意复习该大量做题的观点,但是我想说的是,高考复习当中如果将系统地看书与大量地做题结合起来,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如果你光靠做题来提高水平的话,效率是很低的。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完成知识的条理化后,剩下的是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记得高晓松在一次大学公开课上,有学生问他:是如何记住那么多数字、典故的?他的回答大致是这样的:当信息收集到一定程度,可以把所有的缝隙都填上的时候,你就记住了。人为什么记不住事情呢?是因为事与事之间是有联系的,只有建立好了各种关系、连贯起来,你就能记住了。也就是说整个体系你都看过来,就很容易记住了。
这段回答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信息的积累程度,填充孔隙、构建体系。如果“把整个高中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构架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那是不是就能很容易的记住、很灵活的运用了!
这将是高三专项突破阶段的一个主要任务。通过专项训练、将知识和题型融合起来,分析总结、找出关联,就会不断完善整个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