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附一院首期“两江学者”特聘教授(专家)年度考核圆满结束

附一院首期“两江学者”特聘教授(专家)年度考核圆满结束

时间:09-02 来源:重庆医科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为了加强对“两江学者”的考核, 2011年8月9日,由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市人力社保局专技处,会同市卫生局人事处、市科委人事处等主管部门组成的考评小组对附一院两位首批“两江学者”——杨培增和王学峰教授开展了首次年度考核。附一院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任国胜和党委书记许平参加了考评会议。
      接受考核的杨培增和王学峰两位教授用详实的数据就各自科研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团队培养、临床工作及今后发展目标等方面的情况向考评小组作了详尽的汇报。
      首先是眼科主任杨培增教授向考评小组述职。杨培增在首年度聘任期内带领科研团队发表SCI论文10 篇,新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973项目)及卫生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项科研资助,“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今年眼科分会学组改选中,团队新增6名全国委员;在临床上建立起国际上治愈葡萄膜炎患者最多、服务范围最广的葡萄膜炎诊治中心,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葡萄膜炎样本库。 杨教授表示,今后将带领团队致力于建设一支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团队,争取在国际葡萄膜炎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成果,带动和推动重庆眼科学和相关学科发展,整体提升我国眼科在国际相关领域中的地位。
      随后,神经内科副主任王学峰教授进行汇报。王教授受聘一年以来,以第一或通信作者身份发表SCI科研论文18篇,获科研资助55万元,主编学术专著一部,参编二部,带领其科研团队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教育部基金二项,卫生局重点项目一项,重庆市科委项目二项,获得了2011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成立了重庆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头痛学组,开设头痛专病门诊,获得二项自然科学基金;建立了国内最大的癫痫资源库、遗传资源库,负责神经内科1个病区的日常和建设工作。王学峰教授表示,待医院的新科教大楼建成后,将致力于神经内科实验室建设,以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考评小组对两位学者的述职汇报和聘任期第一年度内所取得的工作业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赞扬两位教授无论是在工作的“质”还是 “量”上都已超额完成了聘期目标,同时还对医院为“两江学者”所营造的良好工作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
      考评小组还就今后与市科委、市教委、市人社局、市卫生局多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做好“两江学者”的联系服务及宣传工作,让 “两江学者”走向全国以及通过对院士的全职与柔性引进、与院士团队联姻合作做好院士引进工作等提出了建议。
      任院长和许书记分别代表医院对两位学者的工作给予肯定和赞同,对考评小组对附一院人才建设的重视表示感谢,表示会加强对“两江学者”的宣传和服务工作,为“两江学者”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并希望继续得到市委市府以及各主管部门对附一院“两江学者”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附一院人事处  万疆  何烨)

又讯:

2011年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学术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提高我国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水平,由中华护理杂志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理高级研讨会于2011年8月13-14日在贵州召开,来自全国的一百名国际造口师、国际伤口师及护士长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分别邀请了上海长海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江苏常州第一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等单位的ET开展了专题讲座,分别为造口皮肤评估工具(DET)及AIM护理指南临床实践与分享,临时性造口临床需要与皮肤护理,临床特殊造口及造口并发症护理经验分享,大小便失禁护理经验分享等专题讲座。
      会议还进行了临床特殊病例处理方案讲课比赛,附一院胃肠外科的国际伤口治疗师张华副护士长经过激烈角逐荣获三等奖。中华护理杂志的王红丽、马云会两位编辑就如何撰写伤口、造口论文写作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
      会上,与会代表就专题内容及临床疑难病例进行热烈探讨,会议学术氛围浓厚。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研讨会专家经验丰富,讲课比赛非常精彩,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代表了目前国内最高水平。

(附一院)

又讯:

附一院康复医学科连续两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附一院康复医学科在2010年夏新蜀主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基础上,今年白定群博士再获青年基金资助。       
      康复医学科在医院属于较小的科室,科研人员少,科研水平较低。长期以来,科研都是科室的薄弱环节,限制了科室的发展。在认识到科研水平对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夏新蜀主任带领全科人员开始分析原因,查找不足。通过派送年轻医生攻读博士研究生,并送到香港、美国等地进行科研培训,加强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校及个人联合等方式,科研水平得到明显地提升,于2009年先在SCI论文上取得零的突破,之后每年均有SCI论文的发表。科室坚持每年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至少一项,按照评审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夏新蜀主任在去年获得国家自科资助,今年白定群博士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及重庆市科委基金各一项。

(附一院康复医学科 唐燕  夏新蜀)

又讯:

重庆医科大学大学生暑期勤工俭学暨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2011年8月13日,为期一月的重庆医科大学学生在附一院勤工俭学暨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响应市委市府和市教委《关于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通知》,今年7月13日,按照学校要求,在附一院人事处志愿服务工作部组织下,内分泌内科,产科、骨科、口腔科、感染科、人事处、医务处、病案管理科、门诊办公室共开放43个岗位,其中勤工俭学岗位29个,社会实践岗位14个,为重医大43名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接触临床、参与实践、了解社会的宝贵机会。
      在各科室老师悉心指导和安排之下,同学们很快适应了新的岗位和身份。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同学们感受颇丰。通过参与实践,他们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用于临床工作;接触临床病人,了解病患疾苦,培养了自己在现实中与病人交流的能力;了解了医务工作的艰辛和责任,培养了在工作中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今后职业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希望今后能继续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
      同学们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热情主动,谦虚好学的态度也受到科室老师的好评。同时,各科室也表示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既能够优化科室服务、缓解科室人手不足问题,还可以从同学们的视野中发现科室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今后能让此项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下去。
活动结束后,各科室对同学们的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并上报人事处,志愿服务工作部根据科室对学生的考核情况,通知财务处发放了勤工俭学报酬。

                           (附一院人事处  万疆  何烨)

 



更多有关"重庆医科大学,人事处,科研,科室,工作"的文章请点击进入重庆医科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重庆医科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重庆医科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