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湘雅精英:纪念刘秉阳教授诞辰一百周年

湘雅精英:纪念刘秉阳教授诞辰一百周年

时间:12-22 来源:中南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拥有近百年办学历史的湘雅医学院,造就了一大批饮誉海内外的医学人才,其中包括在微生物学领域出类拔萃的人物,如汤飞凡、李振翩、谢少文、陈文贵、魏曦、吴洁如、陈正仁……等等,刘秉阳也是这群精英代表中的一员。他2002年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刘教授1929~1955年先后两度在湘雅学习和工作,时间长达近20年。为纪念刘教授百年诞辰,我们在他的母校查阅了学校档案馆收藏的有关档案,本文拟以此为基础,略述他在湘雅的经历。

 


    刘秉阳,男,1911年12月出生于湖南湘潭县城当铺街(今响水黄龙),父为童馆教师,母为家庭妇女,兄弟姊妹六人,两位姐姐,兄弟中他排行第四。长兄刘兆龙、二兄刘月桥都是中小学教师,三兄刘树栅早逝,大姐刘淑媛是私塾教师,二姐刘秀云曾为湘雅医院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其侄、原湖南医学院原子医学教研室的刘觉老师说,刘秉阳一家,抗战胜利前住湘潭,抗战胜利后迁来长沙。
    1930年夏订立的《湘雅医科大学章程》的附件中记载,17岁的刘秉阳,原为湖南大学本科化学系一年级学生,因有志于医学研究,于1929年入湘雅医科大学预科甲班。
    1935年8月20日,刘秉阳毕业前夕,与同班同学黎光煦、谢陶瀛、唐家桢有张合影,唐家桢在照片背面写道:“别了,秉弟!六年的同窗生活,只落得以后长期的回味。四人中年纪最轻的原要算你,但你的学识呀,却比我们都要深。你的志愿呀,又在为人类灭绝病菌。今当此南辕北辙的当儿,我四人却留下这样一个合影,以后拆开看时,无论是风晨或雪夜,最后易触景怀兴的当然是相期共勉的往事,和亲爱的精诚的友情!呵,秉弟最后呢!谨祝你的前程如旭日初升!你的事业与巴斯德氏相晖映!”
    刘秉阳毕业后,先赴北平协和医学院做细菌病学进修,1939年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科学习与研究。1943年1月回到湘雅。

 

图片说明:1943年4月国立湘雅医学院院刊报道刘秉阳医师回国原文 



    关于刘秉阳教授回国的情况,1943年4月出版的《国立湘雅医学院院刊》第二卷第五期刊载的《刘秉阳医师自美返院》一文曾作过报道。该文说:“本院第九班(民二十四年)毕业同学刘秉阳医师,于毕业后,即北上入协和医学院,专攻细菌学,因此得遇世界细菌学泰斗秦斯汉(Haus Ziusser),刘医师与之研究,关于斑疹伤寒之细菌学,及免疫学,颇具成绩,其后于民二十八年,渡美入哈佛大学,再与秦斯氏合作研究,秦斯氏辞世后,刘医师受聘于哈佛大学,继续往昔研究工作,且兼任教席,故其在美成绩斐然。
    珍珠港事变后,卫生署及本院,曾一再函电促归,但因工作关系,未能如愿,迨客秋九月始定计言返,然因欲携带大量图书、器材,不能搭乘长途飞机,故决买舟绕道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抵加尔各达,再由该地换乘飞机来陪都,在渝晋谒卫生当局,请示工作方针后,即于二月末稍抵院。 
    此次带回药品器材不少,尤以微小映片(microtilm)一大箱,及其映放机一具,为最特色,缘映片中均系一九四一年、一九四二年,英方出版之新医学书志故也。刘医师曾语记者,此次由印飞渝,曾得各方协助,允带常人五六倍重之行李,实为难得然如此重量,尚不能尽载海船运来物件,故于甫抵院门时,其行李书籍、仪器、药品外,仅见牙刷、面巾而已,其为公为科学之精神可以概见矣。
    刘医师在筑,除任本院细菌学副教授外,并主持中央医院之检验科,亦经常赴路面防疫处,继续其研究工作云云。(乾)”
    刘秉阳回国时,长沙早已沦陷,他回到西迁贵阳的湘雅医学院。日寇的封锁使得外文图书杂志来源断绝。幸有国际红十字会把英美各国医学杂志择其重要文章摄制成微型胶卷支援我国,可是数量不多,难以满足大家的求知欲望。1943年3月,年轻教师谭世杰等秘密发起成立了“求真读书会”,定期集会交流读书心得,以求“一人读书众人受益”。这个创举得到张孝骞院长鼎力支持后,响应者甚众。刘秉阳是组织该读书会的积极分子,为同事们介绍了留美期间获得的许多新知识,后来还接替谭世杰担任过会长。
    1944年11月,日军进犯独山,贵阳的湘雅校舍被军队驻扎,学校决定再度北迁重庆。由于无法找到交通工具,刘秉阳与师生们一起徒步向黔西北前进。到达遵义后,才在有关机构帮助下乘汽车抵达重庆。大部分人员和器材被第七届校友、陆军医院李穆生院长收留,高年级学生到医院实习。经过师生们的艰苦争取,在多方支持下,最终得以觅得部分校舍,初具办学设施,1945年3月,一、二年级学生得以复课。
    抗日战争胜利后,10月22日高年级学生在部分老师带领乘汽车返回长沙,刘秉阳和学院的绝大部份师生员工仍留在重庆杨公桥。1946年6月底,刘秉阳和一到三年级的绝大部分师生回到长沙,11月1日学校正式复课。 
    湘雅复员重建期间,内战硝烟弥漫全国。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随即解放南京、武汉和上海。湘雅医学院成立了以凌敏猷院长为首的应变委员会,刘秉阳担任委员会委员,委员会成员积极参加组织护院,他们在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下抵制了国民政府南迁广州的命令。湖南和平解放后, 1949年9月,湘雅医学院回到人民手中。为做好接管工作,学校在军管会领导下成立了接管委员会。委员会由师生代表共同组成,投票选举产生,刘秉阳被群众投票选举为代表。接管工作自12日开始到19日全部结束,2l日全校复课。
    刘秉阳回国时,微生物学在细菌学科,主持该学科的是白施恩教授,刘秉阳便与白施恩等共同主持微生物学科。从1943起到1955年离开湘雅的13年间,刘秉阳编写教材、进行实习指导等,为每届学生讲授微生物学、免疫学。新中国成立后,遵教育部指令和湖南省卫生厅的委托,于1951到1952年,刘秉阳参与了湘雅主办的两届医学高级师资班、一届中级师资班的教学工作。生理学家、原湖南医学院院长、政协湖南省副主席徐有恒教授回忆称:我们湘雅24班的微生物课是由刘秉阳教授讲授的,吴洁如老师担任实验指导。他讲课十分详尽细微,于是每堂课都落下进度,到了学期末,就要补时间才能上完。此时,刘秉阳招收了他的第一个研究生吴洁如。
    刘秉阳在母校任教的13年间,指导他的学生们进行过多项研究工作,有关研究成果已有另文介绍。
    1952年5月,奉中南卫生部令,湘雅在细菌科设置流行性日本脑炎研究组,防控当地的脑炎流行。由刘秉阳兼主任,与省卫生处、长沙市防疫委员会配合工作。在刘教授指导下,经病原分离鉴定和患者血清中特异抗体效价上升的指标,首次证明湖南省流行的脑炎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理论联系实际,使微生物学知识具体应用到医疗过程中,是刘秉阳教授的教学和科研风格。他每到一处,均与当地的医院检验科协作,指导检验人员为患者标本作微生物学检查或血清学鉴定。从试验检查结果,到协助临床医生提高诊断疾病的准确性,无论在贵阳、重庆或回长沙后他都同样坚持。50年代的细菌学科(即现在的微生物学系)的所有教师每年都要分批轮流前往医院检验科协助工作。通过实践,刘教授对大家进行指导。如遇有特殊菌种,他则带回试验室做进一步研究,每天如此,从不间断。他的努力,不仅提高了临床检测质量,也培养了教研室师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吴洁如、王慧、彭辉云、李瑞芬、汪秀明等都随他学习过得学生,都觉得获益匪浅。到1955年冬,刘秉阳奉令上调北京流行病研究所以前,已为母校培养了微生物学教师7名,熟练技术人员20余人。

 

图片说明:1990年刘秉阳教授回湘雅参加研究生答辩后合影(前排左四)


    学生时期的刘秉阳,系秘密的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成员。1950年6月,他是出席科代长沙市第一届区域代表会的代表。1954年,刘秉阳教授以湘潭籍人士的身份,出席湖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1990年,他以医学微生物学科组答辩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应邀回母校,主持这届答辩工作。 


更多有关"医学院,教授,微生物学,湖南省,细菌学"的文章请点击进入中南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中南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中南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