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军大·人民日报]第四军医大学4年拿下5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只做惟一 只争第一
王君平 赵贽 张智军
2月14日,第四军医大学荣获两项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这是继2008年、2009年、2010年之后,四医大连续4年共夺得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成为自国家设立科学技术奖以来,一等奖连续获得数量最多的院校。
获得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可能是偶然,但连续4年拿下5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肯定不是偶然。
力推精品战略,催生出只争第一的氛围
一名战士因公伤,失去整个左耳,四医大口腔医院院长赵铱民教授为他造了义耳,但不知情的人很难看出来。
过去类似“义耳”设计制作,完全靠个人经验和手工操作,难度高,难以推广。赵铱民建立颌面缺损修复数据资料库,实现了鼻、耳、眼眶赝复体设计制作的自动化,使我国成为继英、美、德之后第四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中国制造很少能成为中国创造,关键是科技成果一直在低水平重复。怎样才能越长越高?就是国际化,逼着自己到世界上去闯闯,做中国的惟一、世界的第一。
2007年,校党委审时度势,把“精品战略”定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治学方略。校长樊代明院士说,精品不随空间拓展而缩水,可随时间推延而增值。历史只承认精品,历史只记住精品。精品战略,就是一种追求“第一”或“惟一”的战略,是不以“常品充数、次品充好、赝品充真”的战略。
2008年,樊代明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四医大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精优论文、精品讲座等22项精品工程在校院顺利开展,形成了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讲精品、干精品、创精品的意识深植人心。
一个个看似不可能实现的学术高地被攻破。四医大实现一名患者心肝肾联合移植,这是中国首例、世界第四例;成功实施的“换脸术”,换的是世界上第一张男人的脸;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块组织工程皮肤并获国家批准应用。美国研发的是世界第一块组织工程皮肤,四医大研制的是第一块黄种人的皮肤。
胰岛素一直被认为是用来调节血糖调节代谢的,其实还可直接激活细胞“生存信号”发挥心脑保护作用。西京医院院长熊利泽领衔的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先提出心脑保护的“胰岛素学说”,修正了统治近半个世纪的“葡萄糖学说”及“极化学说”。研究结果写入美国心脏病学会颁布的“2007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评估指南”。
回顾四医大获得的5个一等奖,无论胃癌防治机理发现,还是疼痛机理探索;无论是军人医学与征兵心理系统选拔标准,还是心脑保护新策略,以及颜面创伤修复和功能重建等,无一不是精品工程结出的硕果。
淡化内部排名,整合出能争第一的团队
创新,面临的不只是思想观念的禁锢,还有体制机制的束缚。
在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中,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连奖金都是由第一完成人来分配。因此,一些科研工作者宁可作为第一完成人申报二等奖,也不愿署名第二,和别人合作申报一等奖。
四医大政委戴旭光说:“我们在广大科技干部中倡导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远大理想审视名利,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平和心态对待名利,以‘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扎实工作获取名利。”
疼痛项目,李云庆是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陈军是973疼痛项目首席科学家,73岁的胡三觉开展疼痛研究最早。怎么署名?胡教授高风亮节:“让年轻人在前面,我排最后。”征兵体检项目,徐勇勇最早涉猎该领域,国防部专家听汇报时顺便考察了苗丹民的研究,决定加大对他的投入。时间上一先一后,成果价值上都不可或缺。
戴旭光表示:“校内评奖淡化排名,解决了鸡头和凤尾的关系。大家既是竞争对手,又是亲密战友,整合成为创新团队。”
副校长王茜说,“其实这不只是讲风格的问题,更是适应科学发展规律的问题。我们鼓励大家集智攻关,不管你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完成人,在校内都是同等待遇,淡化排名。”
共同讨论问题,共同申报课题,共同组织攻关,共同申报成果奖,建立起来多学科联合、协作取胜的团队机制更有竞争力。
心脑保护的关键分子机制及围术期心脑保护新策略研究,也正是由于西京医院麻醉科、心脏内外科、神经内外科和基础部生理学教研室等科室始终紧盯围术期心脑保护研究这个核心方向,历时23年,发表SCI论文179篇,获得省部级6项一等奖、5项国家发明专利。有了这些积淀,才促成了一等奖的集约整合、最终成型。
不过,四医大规定“科研成果不申报二等奖”,也会遭遇现实难题。医院的科室要成为专科或专病中心,评审条件规定,要有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这几年,由于不申报二等奖,四医大附属医院的10个专科或专病中心,如今只剩下8个。一些科室的主任来找校领导,希望能去参评二等奖,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校领导毫不动摇地说,专科中心5年评审一次。如果5年内都拿不上一个一等奖,这样的中心取消也罢。
搞科研、谋发展只能“扶强”,不能“护弱”。急于求成,常常会事与愿违。
2005年,苗丹民教授的军校学员心理选拔研究成果“初级军官用途胜任特征及心理选拔研究”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一成果有望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他们经过讨论,认为这一成果还只是个“小南瓜”,没有同意申报。2006年、2008年,他们又分别获得两个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但依然因未完全解决问题,没有申报国家奖。之后,苗丹民与徐勇勇教授携手攻关,最终捧回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校内“打擂”上岗,把一流人才聚到一线
一个单位的发展靠的是人才。
为此,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精英人才计划,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中青年专家、留学回国人员、军事医学骨干人才、优秀文职人员培养,全力打造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英才方阵。推行全校135个主干学科“大排队”、学科方向“大凝练”、学科带头人“大竞聘”,有效激发了科研人才的潜力和活力。
戴旭光说:“在学科主任、顶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学校全面推行了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校内打擂上岗的竞争机制。”
5年来,该校136个有科研或临床任务的科室全部组织了“擂台”竞聘,参与人数400余名,172名年轻有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走上科室主任岗位。
目前,科室主任队伍平均年龄由52.4岁下降到46岁,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由78%上升到89%。通过精英人才计划,四医大在新增院士、长江学者、国外学术任职、创新团队、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数量上都处于国内医学院校领先地位。
每个项目从启动到完成,每一个科研人员不能凭个人兴趣,也不是为了获奖而去研究,而是瞄准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着力于科研项目的转化应用,形成了科研创新的良性循环机制。
5年来,他们创造了许多在国内外堪称“第一”、“首例”、“首创”或“唯一”的医学成就。学校新增院士2名(共4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5名,长江学者7名(共16名),国家级创新团队4个,发表SCI论文数连续4年为全国医科院校第一,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经费总数连续5年居全国医科院校首位。
5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就像是伸开的5个手指。握指成拳,才能成就未来更大的辉煌。
来源:人民日报2月18日5版
http://news.163.com/12/0218/04/7QH3H1K300014AED.html
更多有关"第四军医大学,国家,精品,人才,科室"的文章请点击进入第四军医大学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