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暑当午 他们挥洒汗水不停歇
编者按:俗语道:“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酷暑难耐之下,却总有那么些人需要费心劳力坚守岗位——头顶骄阳、挥洒汗水,默默地耕耘和付出:滚烫的铁轨、炙热的电杆、暴晒的马路,他们第一时间保民生、送清凉;数据繁杂的招生办、危机四伏的大水库,他们坚守在保安全、铸希望的现场;一笔笔网络商城大小单、一道道航天中心特色菜、一次次火患信息更新,他们在高端产业和领先领域火热打拼……可以说,正是他们用汗水浸润了土地,用毅力铸就着未来。大暑正午,“走基层·探访熟悉的陌生人”特别策划带您走近劳动者,跟随不停歇的脚步和费心力的劳作,明晰美好生活幸福愿景的路径和方向。
济南大学魏俊超 困也瞪大眼
本报记者 卞民德
■室外29摄氏度
■12点,济南大学招录现场
■大学招录人员
清晨,济南城区迎来瓢泼大雨,稍微消解了连日来的暑气。但在距离城区40多公里的济南大学招生录取现场,时晴时阴的天气格外闷热。
中午12点,魏俊超和同事们依然在紧张地忙碌着,丝毫没有“开饭”的意思。
“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规定的任务”,这是魏俊超和同事们对招生录取工作的“戏称”。“有时候四五个省份同时投档,且要求在半天到一天内确定提档录取结果,最多时,我们5个人两天要查看近6000份档案。”说是办公室,其实只是宾馆里的普通房间。虽然有空调,但空间有限,再加上几台电脑散发的热量,依然感到闷热。
头天晚上,魏俊超一直忙到凌晨才休息。简单的午饭过后,本来就是容易犯困的时候,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更加剧了人的精神困乏。其实,办公室距离住宿的地方仅有几步之遥,但午休对魏俊超和同事们来说只能是无法实现的“奢望”。
“很枯燥,很单调,都是重复性工作,但容不得一点错,这鼠标一点,可能就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命运,再困,也得瞪大了眼睛。”魏俊超把桌上的水杯泡满浓茶,不时地喝上一大口提提神。
媒体链接:大暑当午 他们挥洒汗水不停歇
更多有关"大暑,济南,小暑,同事们,汗水"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济南大学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