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67:校庆文艺演出文字组专访
文字组是最早返校的一批校庆志愿者。早在七月中旬,他们就各自从遥远的家乡回到北京。抱着为甲子校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的想法,他们积极投入到工作中。
压力出动力
对于文字组,每项任务都紧急且重要。他们首个任务是编创大型情景诗朗诵,这让他们感受到压力。“一开始接到任务的时候觉得压力好大!完成后一定很有成就感。”园林学院魏翔燕同学这样描述激动而忐忑的心情。
为更好地创作诗朗诵,感受和理解北林的历史文化是不可缺少的功课。文字组的同学们整整花了三天时间把厚厚的校史“啃”了一遍,他们每天都聚在一起,先分别将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然后就个别细节讨论,从学校开创时期到颠沛的云南十年,从返京复校到新世纪的成就,他们一起感受一个甲子学校走过的一步一步,深入挖掘文字背后北林精神的内涵。“阅读的过程我的心情也跟着跌宕起伏,我们学校的发展很不容易,这也让我们更有动力好好完成这项任务。”
中流砥柱的团队
为了配合节目需要,文字组还承担歌词的撰写和修改任务。他们严谨的考虑词句与原曲韵律的关系。大家围坐在一起,反复听着乐曲,一句句试写,一句句哼唱,一旦发现曲调不合适,他们会再一次讨论修改。因时间紧迫,他们的工作强度很大,通常从早九点到晚七点。
在完成诗朗诵与歌词撰写任务后,他们又开始了视频文字和主持词的创作,一改、二改、三改,看着文字稿件逐渐完善,文字组的同学们也更有“干劲儿”。这些文字不仅仅是一篇朗诵稿、一首歌词,更是演出中除表演外,晚会精髓的最准确表达,它们引领观众感受北林一个甲子的积淀,感受北林精神文化内涵。
因为对校庆的热情,对母校的爱,这些原本互不相识的同学临时组成一个团队,他们每天一起工作,一起交流。在文字方面,每位同学发挥着各自的特长,有的同学负责氛围营造,有的同学负责斟字酌句,有的同学负责抒发感情,近两个月努力形成的稿件,集合了所有人的智慧。
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凝聚了太多人的辛勤汗水,演员们夜以继日训练,幕后人员兢兢业业工作。在专题报道文艺演出演员的训练情况后,记者将陆续探访文艺演出各幕后工作组,记录他们工作的点滴,展现幕后人员默默奉献、孜孜不怠的优秀品质。(A19)EndFragment-->
EndFragment-->更多有关"文字,同学,甲子,文艺演出,工作"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北京林业大学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