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钧瓷“新生” 大放“异彩”
钧瓷“新生” 大放“异彩”
玫瑰紫釉三足鼎
4月的一天,河南许昌学院艺术楼前,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大师冀德强拿着几片刚出窑的钧瓷试片,指着其中一片上的钧瓷釉对该校美术学院院长王雨说,“这个釉的颜色跟宋朝出土的碎片比起来,怎么样?”王雨拿过试片看了半天,“一种已消失的釉恐怕要重新面世了”。
多年前,钧瓷这个家喻户晓的奢侈品,曾因粗制滥造而濒临“自毁品牌”的局面。近年来,钧瓷在许昌学院神奇地复活且得以发扬,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模式。
商业化的冲击
“很多文化形式,在今天的商业化浪潮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种矛盾,钧瓷也不例外。”王雨说。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主要产于河南禹州神垕镇。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钧瓷之名就得之于此。
钧瓷以古朴、端庄、粗犷、雄烈的造型再现了炎黄子孙的豪爽,并以“神奇诡秘”、“窑变无双”的唯一特性,昭示了“唯吾独尊”的王者风范,素有“家里钱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盛誉。
自唐宋以来,历代皇室都把钧瓷列为皇家贡品,并御封为“神钧宝瓷”、“奇珍异宝”、“精妙绝品”,直到清朝才流入民间。
然而,在钧瓷辉煌1000年后的今天,竟然出现了“千家窑炉,万户冒烟”的景象,市场上甚至10块钱都能买件钧瓷。
有专家指出,这是钧瓷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王雨告诉记者,许昌有一两百家企业,正向钧瓷产业化发展。“产业化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所以有企业用工业颜料替代钧瓷釉。虽然成本降下来了,但钧瓷的价值却失去了。”冀德强说。
“因此,钧瓷目前正处于产业化和自身价值的较量中。”王雨说。
引入科技力量
许昌学院建有中国唯一一家钧瓷文化艺术馆,成立了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以及校长陈建国亲自挂帅的钧瓷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这为构建集钧瓷的教学、造型设计、展示和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多方位钧瓷研究平台奠定了基础。
千百年来,钧瓷人才培养都是师徒相授的方式。从2007年开始,为了进入现代大学教育模式,许昌学院与禹州钧瓷研究所联办了陶瓷艺术设计专业。
“为了保证培养的学生质量,我们每年只招收15名学生。”王雨告诉记者。
韩静是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第一批学生,也是该专业第一个留校的学生,由她设计的“三国”系列钧瓷作品,在钧瓷文化艺术馆陈列展出后获得了一致好评。
“除了许昌中国钧瓷研究院,还有一个钧瓷研究技术平台——许昌学院省级微纳米材料研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许昌学院副校长、九三学社许昌主委、实验室主任郑直说。
郑直告诉记者,九三学社在许昌学院聚集了一批各领域的精英。通过九三学社,实验室和美术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新型材料、表面处理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了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在不改变传统钧瓷烧结工艺上探寻钧瓷釉料的成色机制。
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米立伟博士介绍说,他们现已成功利用一种釉料,通过对钧瓷一些烧结机制的简单控制,得到了红、黄、蓝、绿、青等多种颜色,实现了对釉料的颜色控制,同时还可根据需要调控钧瓷开片的大小和形貌。
“我们利用材料组成分析和表面科学等相关手段,阐述了钧瓷呈色机制。同时,还将水溶性纳米金属引入到钧瓷釉料,形成色彩斑斓的渐变色,丰富了钧瓷研究的范畴,推进了产业进步,使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完美统一。”米立伟说。
据悉,冀德强向王雨展示的钧瓷釉,其成分分析就是由该实验室完成的。
挖掘文化价值
韩静最近一直在琢磨,设计一组弃婴题材的作品。她告诉记者,她希望钧瓷中有当代的元素,能在当下引起共鸣,并记载这段历史的某些片段。
王雨说,除了新工艺的使用,对旧工艺的传承同样可以增加钧瓷产品的历史文化含量,为钧瓷的创新发展提供后劲和动力。
2012年5月,许昌三国文化周展示了一套佛像钧瓷作品《化逝》,该作品出自2008级毕业生范凯丽之手。该作品想表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文化慢慢得到沉淀,直到变成一种精神和力量。
早在2006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就指出,钧瓷在文化市场中较其他的文化形式没有消失反而极大发展,得益于它的文化内涵。“钧瓷出售的其实是祖先创造的文化。”
“然而,我们忘记钧瓷文化的本真已经很久了。”冀德强告诉记者,钧瓷端庄大方的造型、玉石一样的质感,跟君子的追求有关;钧瓷的自然窑变跟道家讲究本真有关,每一件钧瓷都要把釉料的美感做出来。
“我经常对学生说,要把钧瓷当做技术、艺术、文化、哲学乃至信仰的综合体来对待,想做好钧瓷,一定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冀德强说。
“我们没有理由忽视和忘记历史,对于钧瓷存在过的文化,我们有责任进行保存,就像恢复传统的钧瓷釉一样。只要保存了这段历史,即使时间再久,我们的子孙依然能够感受到钧瓷文化的魅力。”王雨说。
《中国科学报》 (2013-05-24 第15版 雅趣)
更多有关"钧瓷,许昌,文化,釉料,告诉记者"的文章请点击进入许昌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