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举行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本网讯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青年学子暑期实践的努力换来了收获的果实。为鼓励引导青年大学生了解国情,关注民生,奉献社会,惠州学院团委组织了以“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丽中国梦”为主题的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于10月30日在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表彰总结大会。党委副书记赵日兴,团委负责人,各系党总支负责人,获奖代表,全体辅导员,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
赵日兴作讲话。他强调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性,希望各级团委在今后继续努力,开展关注民生、关注文化建设、关注生态保护及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挖掘新内涵,增强社会实践育人效果,务求时效性,不能流于形式,力求做到:培育特色,务求时效。将实践活动和地方需求结合起来,制定具体调研计划,指定专业教师指导,保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着眼长远,形成奖励机制,动员更多的师生参与到活动中来;认真组织,精心完成,争取每年能获得更好地活动成果。他寄望同学们将无限的才华投入到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以致用,早日成才。
团委负责人对2013年暑期实践活动作总结,会上还对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发奖状。同学们通过开展社会调研、边区支教等暑期实践活动,发挥学科和专业优势,提高了综合素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也磨练了自身。其中经管系团总支、建土系团总支、政法系团总支分别获优秀组织奖;《河源林寨四角楼建筑文化调研报告》等40个调研项目获得优秀项目奖(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0个、优秀奖21个);《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例》等6篇论文获优秀论文奖;胡瑞卿等7位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陈榕榕等10人被评为先进个人、叶建林等20个获积极分子称号。
优秀指导老师和学生先进个人代表谈活动感受。经管系邓淑容老师总结了本系开展暑期实践活动的做法——“363体系”,即建立三级组织实施体系、六级服务与指导工作和三级评估审核小组。建土系林超慧老师坦言,暑期实践活动拉近了师生距离,在共同完成调研报告的过程中,与学生同甘苦,再次感受到青春的力量。学生先进个人代表经管系陈榕榕同学表示,本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调研的作用,在实践中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为日后工作打下基础。



(吴少琴 见习记者 黎晓堂/文 苏志健 见习记者 倪斯雷/图)
更多有关"暑期,实践活动,社会,团总支,团委"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