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原创性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设计学院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纪实之四

原创性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设计学院本科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纪实之四

时间:02-17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课程展开的最基本方式既是教师讲课和学生做作业,而作业的来源与编排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具有原创性的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是教学实施中最具实质性意义与价值的环节,也是体现课程理念与教学面貌的重要方面,因此,也就成为设计学院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我们不难发现,长时期以来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的弊病是,不少课题或是出于某种惯性,一些看似经典的作业被反复练习;或是来自于自己学生时代的作业,是老师的教师所布置的;或是来自某个名牌学校的案例,理所当然的具有示范作用。因此,严重的问题是教师缺少进行原创性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自觉意识及习惯,缺乏相应的创编能力与方法。

  设计学院的老师们认识到,在课题设计中实际上融汇了“教什么”与“怎么教”这两个基本的问题,既是将课程中所要教授的原理、规则、知识、方法等内容,转化为可以进行练习的作业。它是教学形态得以呈现的本体化方式,也是课程优化的具体途径之一。其作用与理工科专业的实验设计十分相似,即以一种特定的作业方式来检验某一知识点或求证某一原理的正确性;又十分接近于音乐学习中练习曲的编制,通过特定程度及程序的练习去达到设定的技法目标。他们发现自包豪斯以来的国外设计课程的发展,正是以大量优秀的课题从内部充实了教学结构,体现了教学思想与风格,并且以智慧的手法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发展方式与认知途径。

  老师们的切身体会表明,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是整个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十分具有挑战性与技术性的动作,是备课中的关键节点,而原创能力,则是一种高端化的职业技能,应该成为教师们的看家本领。大家时常感叹于外籍教授如同变魔术似的拿出一个个精彩的题目,看似信手拈来而令人叫绝,他们不会重复别人的课题,甚至也不会袭用自己做过的课题,而所谓教材就是个人的课题集与作业汇编。

  设计学院的原创性课题设计,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结构素描,90年代初进行的装饰图案与平面构成的融汇,色彩教学进行写实、装饰、设计交叉的系列课题。在2000年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之后,出于一种良性的教学竞争,也使教师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编制出一大批有原创意味的作业,出现了学分制条件下的多样化的教学面貌,并逐渐开始形成为一种比较自觉的意识与自律的行为。

  作为一种高水平的参照,设计学院引导大家分析与吸取建筑学的课题作业方式,如海杜克关于“九宫格”的练习,苏黎士高等理工关于探戈舞姿互动空间的图形练习,葛明关于“道具”、“性别”、“叙事”等身体—概念建筑练习等。老师们几乎人手一册《AA—英国建筑联盟学校创作集》,既体现高度逻辑性又具有戏剧性的设计思路使大家津津乐道而受益匪浅,得到了许多直接的启示。

  一个有意思的原创课题的形成,需要在多方面的因素与条件中找到突破口。老师们从比较成功的案例中进行归纳,经过反复分析比较,并认为从资源入手,以切入点为重心,是有效的途径。所谓资源,在这儿是指一种作业对象或题材,它的选择应该有足够的启发性与多种可能性。这种资源可以是一个经典案例的学习,如对维米尔的《音乐课》,如对柯布西耶的萨伏依别墅的变体或改写。可以是将一个名作进行解构,如话剧《茶馆》舞台布置的装置化处理,如对风格派或荷兰现代平面设计的混编与重组。也可以选择一句诗、一句现代哲学的名言,以某种视觉形式或构成模型或一组影像进行诠释。还可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个自然科学的现象或原理,一个有特定意义又有大容量空间的词汇,如“风景”、“星座”、“旅行”、“节气”、“时间”等,对词义进行演绎与概念设计。它们与那些以类型、产品形态、设计属性作为课题的做法,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而所谓切入点,往往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法,如“移植”、“重构”、“交叉”、“边缘”、“和声”、“拼贴”、“折叠”等,如是一个或几个元素,是一种结构方式,或是一种形式语法等等。

  老师们在进行课题设计时还认为,一个完整的编排还应包括为解题练习而给出一系列要点与条件。如开列一份书目及进行相关理论阅读;如罗列若干关键词,由此假设出几条线索;如案例分析,提供有效的示范与参照,如它们可以是设计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可以是平行位置上的国外学生习作。如开列一个交叉性的目录,可能有能够给完成作业带来直接或间接启示的音乐曲目,电影名片,当代诗歌,图库目录,名校网址,自然科学普及读物,威尼斯双年画册等。更为广泛的具有启发性的横向学习材料,如反复地大量的草图,媒介的试验与确定,还包括设计报告的制作等。

  课题在实施中也表现为多种方式,它可以是由教师提出的限定性的多种具体条件,也可以是由教师设计出主题 、性质、方式等要素之后,由学生再次进行题目选择、方法选择、媒介选择等作业设计。同时,好的课题设计应为学生在解题时留有过程性、动态性与自由度,在学生对课题的理解或是再设计中,学会如何去进行比较、判断与选择,去进行情境营造,元素演绎,假设求证,讨论互动。因此在设计中应该避免为作业效果埋下统一的与固定效果的做法。相反主张一个课题可以是以一组作业实现,可以是不同学生以各不相同的媒介与技法完成,可以尝试从不同的切入方式与多种解题方式进行比较。于是,这些作业有时非常完整,有时却似没有完成,是一次没有结束的实验,是一次处于兴奋与愉悦的状态旅行。因此,将案例阅读、分析笔记做为必须的功课,将移植、变体、拼贴等视为十分重要的作业手法,将摄影、复印、印刷品与现成品、涂鸦、计算机制作等,视为与手绘制作同样有效的媒介选择与技巧表达。形式的游戏状态,是教师在设计课题时的追求,也是引起学生学习探索情绪的有效方面。

  正是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的作业效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充满了想象力与戏异性色彩,富有活力与形式表现力。如造型基础教学一改以往一味写生的做法,设计了以超写实技法完成的同质同构及异质同构的图形描绘作业,使学生既掌握了深入的质感表达技法,又在一年级时就接触了造型拼贴的方法。如一组图案作业以传统云纹为题材,一改习惯性的平面纹样描绘,而是运用各种现成品及材料进行处理而加以诠释,用菜花、织物、蚊香、细金属丝等形成了一系列的微型装置。如一组关于材料认知的作业,改变了以往只是采用肌理制作与实物推叠的无序状态,而是从实材触感、心理模拟、抽象质感 、错觉游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体验与实验。

  通过反复的实验与不断的积累,教师们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经验:如注重从多门类艺术领域,建筑设计及教育、现当代艺术形式、国外基础教育与设计教育中获得启示。如强调从主题的文化意味、资源的宽阔视域、方法的戏剧性情境、媒介的丰富性等方面寻找突破口。设计的具体方法,可以是要素提取、横向构成,可以是、逻辑构成,可以是多元展开、交叉融合等。而在成组的作业编排时,则要体现若干课题之间的平行关系,体现发散性与分析性的兼容做到规定与自选性的结合等。(设计学院  倪娜)


更多有关"作业,课题,设计,方式,教学"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南京艺术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南京艺术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