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哥廷根大学音乐学系教授来音乐学院讲学
12月23日下午,德国哥廷根大学音乐学系安德里亚斯·瓦兹卡特教授来到南艺音乐学院做《声音的流动性——带着留声机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旅行》专题讲座。讲座以全英文学术报告形式开展,音乐学系陈洁老师担任翻译。
瓦兹卡特是一位历史音乐学教授、博士,师从Slike Leopold教授学习音乐学,同时在柏林的Technical大学和Free大学学习神学;199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94—2004年在Rostock大学音乐学系担任Karl Heller教授的研究助理,1997年获博士学位。瓦兹卡特教授所任教的德国哥廷根大学全名为乔治-奥古斯都-哥廷根大学(Georg-August-University of Goettingen),位于德国西北部萨克森州南端的大学城哥廷根市,因英王乔治二世创建而得名。始建于1734年。哥廷根大学同德国的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图宾根大学齐名,是德国九所精英大学之一。在2010年和2012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世界排名”中,哥廷根大学先后排名德国第1和第2,全球第43位和第70位。同时在201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名列德国第4,全球第86位。
本次讲座叙述自爱迪生发明留声机以来,此项新技术作为录制声音的实用工具成为了众多学者用来在世界各地进行田野调查的必备之物。同时,也为当时音乐学这门刚刚建立的学科拓展对于世界范围内音乐的认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0世纪早期,许多德籍的传教士、公务员、探险家来到中国,用随身携带的留声机录制下了当时中国的山歌、号子、小调、戏曲等民间音乐。其中有6人将他们各自珍藏的324卷蜡筒捐赠给了柏林的录音档案馆。讲座现场,瓦兹卡特教授展示了一批珍贵的馆藏音响,包括爱迪生亲自录制的一段中国戏曲、采录于1910年左右的川江船夫号子和采录于上世纪70年代的佚名艺术家演奏的古琴曲。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德语国家,这些来自中国的录音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瓦兹卡特教授在讲座中分析了个中原因,并且呼吁各领域的学者们能就20世纪初的中德文化交流进行研究。
讲座结束后,陈洁老师向瓦兹卡特教授赠送了礼品,包括她的著作和一张十分精美而有意义的宋杂剧绢画复制品,陈洁老师解释了此画来源和画面含义。瓦兹卡特教授表示此次南京和南艺之行给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期待能有机会再来。(文:魏楚歌/图:林捷)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更多有关"卡特,大学,德国,教授,讲座"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南京艺术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 06-04华南师范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 06-04江南大学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 06-04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 06-04东北农业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 06-04内蒙古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 05-29第四军医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简章
- 05-29复旦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 05-29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招生计划
- 05-29同济大学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 05-28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招生章程
- 百色职业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
-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线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