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宇航:用心去做, 问心无愧重大城科2013优秀毕业生系列报道之十六
薛宇航简介:薛宇航,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2006届法学系1班的学生,现在在重庆大学法学院读研。
那时城科,当年的我
记者:之前我们就了解到你是我们城科院传媒中心前身——新闻中心创始人。当时学院刚刚成立,新闻中心是如何成立的?
薛宇航:当时是学院办公室为了使学院的学生新闻工作更上一层楼,在学院办公室的筹划和组织下成立的。我当时是在学通社,创立时学院办公室的指导老师把我和另外一位负责人孙琳从学通社调入组建新闻中心。
记者:新闻中心刚成立之初肯定有一些棘手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呢?
薛宇航:当时创建时,总共两个人,我和孙琳学姐。整个新闻中心当时还只是一个名字而已,一无所有。从新闻中心第一次招人到规范化管理,组织培训、实习工作等等,前面没有任何基础,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我觉得首先心态要正。我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服务者而不是管理者。在新闻中心里,成员是主体,成功的工作需要成员的齐心协力,而我在这里只是为他们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其次,要敢于尝试,并且不要怕出错。没有任何人做事情一开始都是游刃有余的,我在新闻中心时多少都走过弯路;再次,要集思广益。我十分相信我的伙伴。组织工作安排等活动,我们都要经过讨论,各抒己见后作出安排。
记者:那学长在城科生活了四年,大学四年有什么难忘的事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吗?
薛宇航:其实在这四年里难忘的事情太多了,最深刻的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凌晨四点,发生的余震比前几次强。整个校园沸腾了,短短十几分钟寝室里就空了,全部转移到操场! 当时,我还没睡,刚跟我们班的俩班长说一夜不睡我们太辛苦了,到四点半咱就睡吧。因为我估计四点半该不会有大事情了,结果04:06余震来了,幸亏我们当时很警醒,迅速叫醒我们班所有男同学,并打电话通知女生班长,安排大家有序撤离。凌晨四点半,学院空旷地方人山人海,放眼望去一片只穿睡衣的学生在那里议论刚才的事情。第二天下午又接到电话要去区委开会,会议刚开始又来了余震,当时的反应就好了很多,让女士先走,让出通道等。现在回忆起来都还记得特别清楚,也记得当时真的好困。
记者:汶川地震是我们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说到那次地震还记得你和我们城科当时是如何支援灾区人民的吗?
薛宇航:那时学院师生一直在关注灾情的最新情况,心情一直很沉重!学院向灾区捐款100万人民币,可谓感动至深!学院之后又开展了教职工捐款仪式。我当时在新闻中心负责对灾区捐助活动的报道,有时忙的一天只吃一顿饭。开展学院的教职工捐款仪式是在现场搞报道,大家都很忙因为学院要求我们必须赶出10篇稿子。一下午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打稿、改稿。这也是学院对我们新闻中心的一次考验,大家彼此努力,最终完成任务。
定位人生方向,承载梦想奋斗
记者:你现在已经是重大研三了,这个学校就是你当时的理想院校吗?
薛宇航:其实还行,跟理想院校没有多大偏差的。
记者:能考到重大的研究生当时一定付出很多努力了,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考研的?
薛宇航:准确的说是大四上学期开始准备的。重庆大学的法学相较于机械、工程、土木、建筑等工科还是好考一些的。
记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考到了重大研究生,真的很厉害。但在大四时很多学生都急于找工作了,你认为是考研好还是找工作好呢?
薛宇航:我报的这个专业是专业型硕士,比较好考,我是瞅准才报名的。其实我当时也有想过就业,但是压力太大了。我觉得找工作或者考研,这是不同的道路,并没有谁好谁坏之分。考研未必是好的道路,所以要根据自身以及其他方面综合考虑。
记者:考研也需要诀窍啊,那你在应试和面试中有什么技巧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
薛宇航:对于我来讲,英语要复习到保证过线,政治复习到达到平均分或之上,专业课要保证能拉分。面试的时候,从容镇定,举止大方,诚实作答,不卑不亢。
大学爱情,理性对待
记者:学长你现在有女朋友吗?
薛宇航:有啊,现在我们两个人相处一直都很融洽。
记者:那在感情方面你也会有自己的体会,你是如何看待大学生谈恋爱的?
薛宇航:我觉得,对待大学生恋情的话,首先要尊重。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爱情又是最美好的感情,一个不懂得爱的人永远是一个成长不起来的人。尊重学生的情感,不管是男对女,男对男,女对女,真爱是无可厚非的,伴侣的选择不应承受太多世态的非议。大学生在对待感情的时候,要学会去爱,要理解爱情的各种构成要素,勇于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真爱,并在寻爱的过程中懂得责任的真谛。当然,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善于接纳新事物,敢于和旧传统抗争。但是在学校这个公共场合,还是要遵循一定的公共道德。
感恩良师,祝福母校
记者:离开城科院也有这么久了,在你心中也会有牵挂吧,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薛宇航:在大学四年有两个老师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廖晓文老师和何湘丽老师。廖晓文老师现在是建筑学院的教秘,他跟我亦师亦友,从我军训时就开始带我,一直把我带到学通社和新闻中心。从一个意义上讲,他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才有了我今日。毕业三年之久,我仍和廖老师及其家庭保持不错的联系,可能这种师生情会永远伴随着我们。另一个就是何湘丽老师,我一直叫她何主任,尽管她已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已久。她是当年学院办公室的主任。其实,何主任是一个非常好的领导,有一个细节,我记忆犹新。当年新闻中心第一次纳新,我跟孙琳两个人,在以前的三教门前,借了两张桌子,几个板凳就开张了。由于人员少,设备简陋,新闻中心纳新显得很落寞。何主任知道后,立马又是红桌布、矿泉水、横幅支持,新闻中心纳新点才算有点气势。后来,毕业了,也时常跟何主任联系。
记者:学长有没有什么想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说的,对母校有什么期望和祝福呢?
薛宇航:对学弟学妹们来讲,好好享受你们的大学时光,这将是你们人生经历中最灿烂的时光。上课去占个座位,不管是占前排想好好听课,抑或是占后座以便于开溜;约上同学或者你心目中的那个他(她)去校园走一走,或者去图书馆上个自习,或者到校园操场跑跑步、踢踢球;等等,你可以做的有很多。四年过后,不管你是收获爱情或一段撕心裂肺的过往;不管你是收获骄人的成绩或一张惨淡的成绩单;不管你收获的是在社团工作的成长或平平淡淡,或者不管你对这个校园如何赞同或谩骂,几年过后,这一切的一切都将融入你的回忆,最后呈现出“母校”的印记。所以,学弟学妹们,好好享受这四年的美好时光吧。对于母校,想说的太多,是她孕育了我的成长,说千言、道万语,也无法说完我对母校的情感。希望母校能青春常在,蓬勃发展。
记者:谢谢学长,你对学校的祝福我们一定会传达。
记者手记
热情开朗 待人真诚
热情开朗、待人真诚是我与薛宇航学长第一次通话中的初步印象,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依旧体现了他的个人品性。
在后来的接触与了解中发现学长沉稳而波澜不惊,自信而乐天达观,积极而精明能干。他是新闻中心的创始人,也是我的师兄,在访谈过程中就格外融洽,非常照顾我,我也十分感谢薛宇航学长。
在提到他对新闻中心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时,他也只是低调的说道:“我们当年只是把这个组织给建立起来,发扬光大的还是你们,你们才是功臣。”让我对薛宇航学长更增添几分敬佩,真心祝愿学长的人生永远精彩。(刘晓靓 姜鑫)
更多有关"新闻中心,记者,学院,学长,你是"的文章请点击进入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