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风采】孙在青:自强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孙在青,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11级学生,来自云南美丽的恒春之都——临沧。在师生们心中,孙在青早已成为了青春阳光、积极乐观的代名词了。
2011年的秋天,工信学院的新生接待点处,老师同学们正忙碌地接待着来自不同地方的新生。自从接受了孙在青的报到之后,老师们就开始担心这个行动不便的新生,担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担心他的学习能力,担心他的心理健康程度。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孙在青已经成为了老师们最赞赏的学生,也成了同学们眼中最热心的同伴。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丰富课余生活,与同学及朋友相处融洽,其乐观进取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乐于助人的他还经常帮助身边的同学解决学习以及生活上的一些小问题。
感恩父母,坚强生活
孙在青同学从小因患病致使行动不太方便,四岁才能独立行走,而且经常摔跤。在父母带着他四处寻医却没有办法之后,只得把他带回家慢慢康复。但他的父母始终没有因此放弃希望,而是从吃饭穿衣开始训练他,能自己做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完成。当他跌倒的时候母亲并不是马上把他扶起来,而是看着他数数,鼓励他快点站起来,在他实在无法站起来的情况下,母亲才把他扶起来。母亲为了让他以后能够自力更生,生活中的事情都交给他自己做,从家里的卫生到家里的伙食再到水电设施,母亲一点点的手把手教他做,把他从一个自理困难的人培养到起码能撑得住一个家庭基本事务的人。母亲的培养同时造就了他坚强乐观的性格。
在父母的培养下,孙在青同学从小就开始树立自己的梦想以及价值观,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激发他,让他拥有一个自己的梦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他说:“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当时虽然还不会写这几个字,但是已经可以明白母亲的意思了。
如今,他在生活上已经可以面对很多困难了,甚至有的时候还可以帮助身边的同学,从当初的行走困难、自理困难到现在的自力更生,他不知经历了多少困难和磨练。他常说:“我的父母是最伟大的父母,不仅没有放弃我,还把我培养得和其他人一样,他们在我身上真的是从绝望走到了希望”。
刻苦钻研,追求梦想
孙在青同学从小就对计算机就很感兴趣。在很小的时候到父母单位里看到计算机就格外好奇,并很快学会使用。父母看他喜欢计算机,觉得他以后向这个方面发展挺合适的,所以给他买了一台计算机鼓励他学习计算机。初中的时候,他听说了很多大学里都有一个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当时他就梦想以后能够被这个专业录取。时隔几年,他终于被商学院工程与信息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了,实现了初中时的梦想,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是他最开心的一天。
到了大学,他终于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去了。在老师的指引和激发下,他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从刚开始学程序设计时,他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利用课后时间与老师交流,然后自己反复琢磨,渐渐地把编程当成一种乐趣。在随后的几次程序设计考查中,他都可以在班里取得较好的成绩,即便如此,他仍觉得在学校学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不尽能很好的应用在实际工作当中,于是他毅然决定牺牲一部分课余休息时间到昆明达内科技进行Java软件工程师的培训,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在本年度(2014年),又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在其团队里负责主要的开发技术。
如今,大三学习生活即将接近尾声,紧接下来的就是实习和做毕业设计的时间了,接接踵而至的就是找工作。生活中的他,总是忙忙碌碌,东奔西走,利用课余的时间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技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忙碌的生活带给他的并不是疲惫和劳累,而是更多的收获与快乐。
摆正价值,追求梦想,价值源于梦想
孙在青父母是大学生,从事教育和事业工作。对个人理想和价值的追求,孙再青从小就受父母很大的影响。现在,当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孙在青认为,中国梦不是空谈,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可为、可成的梦,这个梦需要通过大家一个个生动的人生梦、事业梦的实现,来促进整个中国梦的实现。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孙在青认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立大志、做实事。关心国家前途命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与国家和民族一道,在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图为孙在青徒步艰险的云南金沙江中虎跳峡
图为孙在青同学参加2013年冬季运动会接力赛
更多有关"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父母,母亲,同学,梦想"的文章请点击进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