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读者呼唤——回归图书馆
编者的话:“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设立目的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不得不说,在新媒体涌入大众视野的浪潮之下,这一举措确实有利于推动读者的目光回归纸质阅读,但因形式大于内容,仍稍显被动,因此成效是否显著,还需进一步考察和探讨。至少在校园内,图书馆里,我们仍旧能发现很多问题——我们的阅读环境开始变得嘈杂、无序,我们的阅读目的逐渐变得功利化,我们的阅读选择过于狭隘,我们缺乏正确的阅读向导。那么,我们该如何读书呢?带着疑问我们走进图书馆。
今天,你去图书馆了没?
图书馆,是精神的绿洲,是知识的海洋,是一座让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文化圣殿。如此惬意的文化栖息地,本应是我们驻足常留的好地方。但事实并非如此,仅每逢考试高峰期,图书馆座无空席。笔者发现,有些同学去图书馆往往是带着作业去做,或者是备考。曾经看过一个报导,南京一所大学的图书馆爆满,记者采访得知的答案是,因为图书馆里有暖气设备。也有的人是因为图书馆的环境比较安静,适合学习,其实真正去阅读的人并不多。当今的生活节奏变快,很多人都选择快餐阅读,对于纸质阅读,已无耐心涉及。尽管如此,每天定时去“泡馆”的大有人在。他们不是所谓的“书虫”,而是沉浸于文字世界中,自得其乐,这就是一种主动阅读。

今天,图书馆安静了没?
安静的图书馆,安静地翻着书,我们正向思想的最高境地朝圣。不料一阵“嘎达,嘎达”的高跟鞋落地声传来,打乱我们的思绪。惠州学院图书馆入馆须知里明确的规定着“保持馆内安静,不高声喧哗,入馆后请将有声通讯工具调至振动或静音状态。”然而,正在图书馆里看书学习时,电话铃声、讨论声、高跟鞋声总是一次又一次地打破良好的读书氛围。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无法长久的静下心来,即使在图书馆,也会时不时看看手机或是和身边的人说上几句。这种现象越来越被人们习以为常,但图书馆不该是这种现象蔓延滋长的地方。图书馆应保持阅览室的整洁肃穆,使人进入此处慢慢地使内心洗去浮躁,同学们也应提高意识,自觉维护图书馆静穆的氛围。
今天,你找到你要的书没?
在图书馆东座,笔者发现原本应该放在三楼文科图书库的历史类图书却放到了二楼的理科图书库中,这给大一新生们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就历史类图书来说,各个朝代的分类还不够明确。图书馆是按照图书的种类来排放的,但是笔者认为,按朝代再按种类排放,或许会更加便于查找。另外,图书馆内的指标并不明确,缺乏导读意识抑或导读不当。新书展示区域也有些混乱,令访者毫无头绪。还甚至有人故意把书藏在其他地方,仅为一己私欲,就给读者造成很大的麻烦,也给图书馆管理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惑。图书分类工作是图书馆业务性较强的一项工作,是开展其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藏书的利用,影响读者工作的开展,影响书目数据库的质量,在网络环境下,更影响资源共享。针对图书馆分类无序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一、加强分类工作的科学管理;二、制定分类标准化措施;三、加强分类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

今天,你为了什么而读书?
不难发现,许多同学到图书馆借书时,喜欢一次性借五六本,甚至多达十本。图书馆的借书期限为一个月,可续借一个月,约为六十天。如此算下来,那些一次性借书五六本的,岂不是每十天就要读完一本书。对许多真正爱读书的人而言,十天读完一本书不是难事。难的是平时不怎么读书,却又喜欢“打肿脸充胖子”到图书馆借书的人。对这类爱往图书馆跑的人,做的不过是搬运工罢了,把图书馆的书换了个地方摆。
笔者认为,当下许多人借书、看书已不单纯。有些人借书是为了在他人眼中,显得自己好学,至于是不是真正好学则有待推敲。当下之人,往往太过看重外在的表现,导致忽略了内心的安逸。当我们把借来未看的书本还回图书馆时,也许常常唏嘘。心中难免失落。
在笔者看来,阅读的量很重要,但是不能因此忽略了阅读的质。一次借书10余本想在量上取胜,往往得不偿失。阅读一本一本来,由浅入深有何不可?一口吃不成胖子,读完手中的书再去借又何妨?不然,除了借书证里留下“辉煌的记录”外,你还能留下些什么呢?
那么大学图书馆应为何用?它以图书分类形式让读者方便获取更多的图书信息,为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安静适宜的读书环境,更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从中阅读各种经典读物,它的创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自习室,而是为激发学生阅读趣味重拾纸质书籍而设。大学图书馆的创办实为保留经典之作,让有益的书籍使人类更加进步。

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笔者与众读者们分享一句读书名言——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陈心妍 蔡静函 覃建行张宇红 曾婉玉 梁小颖 练楚如/文 蔡淑苗 陈婉琳/图)
(编辑 陈心妍)
更多有关"图书馆,的人,阅读,图书,借书"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