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2014年“阳光体育田径运动会”花絮(2)
商学院大绳队四连冠:3分钟618个
(学生记者 宋迎迎 杨寄秋)“最后20秒!”“摇绳加速,跳绳跟上!”“10秒!”“618!”“耶!赢了!”顷刻间,欢呼声充满了大绳比赛场地,运动员们激动的热泪盈眶。
商学院以零失误跳618下的成绩连续四年夺得冠军。
比赛中,5名队员,前后紧挨,面向摇绳者而站,位于中间的樊振昌同学负责调整整体节奏,“前后不要动”“跳起来坚持最后一分钟”“后面有点慢”,赛场上,他反复提醒大家,后来嗓音已经沙哑。
提前两个月开始,每天辛苦训练4到5个小时,队员之间培养出了足够的默契。赛场上的3分钟,从平缓到加速,再到最后冲刺,无一次失误赢得冠军,给两个月的辛苦训练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一名队员说:“每天的训练让我们的感情更加深厚,大家就像亲兄弟一般。”说着,他搂着队友的肩膀,两人相视一笑。
50米24人跑:材料院卫冕成功并创纪录
(学生记者 何宁 刘如楠 郑超)“你们的成绩是9秒84。”听到裁判员报出的成绩,扑倒在垫子上的材料院绑腿跑成员们“喔”的一声欢呼起来。几名男生用力抬起头,脖子鼓起青筋,大声喊“9秒84”。
一解开绑在腿上的带子,许多队员抑制不住激动,三四个人抱着蹦起来。
“我们去年得第一的成绩是10秒7,今年只用了9秒84,快了将近1秒,而且很顺利,没人摔倒受伤。”张嘉颖笑着说道,丝毫不在乎因比赛磨破了的鞋子。
作为前任冠主,他们的策略是“先用口号打倒十个对手,剩下的用实力打败”。“我们训练的时候口号喊的很响亮,14号在中体冒雨训练结束之后,隔了好几栋楼之外住在菊园一号楼的同学竟然说听到了我们的口号声,这让我觉得很骄傲。”他说。
另外,队员们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训练,早上、下午、晚上各一次,每次一个小时,周末还有加训。训练十分艰苦,训练结束后,大家一起做游戏,缓解训练的紧张感与疲惫感。
据了解, 材料院9秒84的成绩创下学校绑腿跑项目的记录。
守夜欢乐多:露天KTV变国际嗨歌现场
(学生记者:宋迎迎)“我愿变成童话里你爱的那个天使……”外国友人的一曲童话令现场沸腾了起来。商学院守夜大本营的露天KTV变成了国际嗨歌现场。
“我能说他唱的比我有调吗?”商学院守夜的学生罗琪说。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几位外国友人又为守夜的同学们献上了一首英文歌和一首印度歌。这个露天KTV现场摆放着音响和电脑,同学们拿着话筒在“舞台”上深情歌唱,还真有几分校园歌手大赛的模样。
“本来觉得守夜无聊,想着部门的人找个乐子,没想到吸引了这么多人!“罗琪说。刚刚几曲唱罢,其他院系守夜的同学就纷纷闻声赶来。材料院的两位同学还带来了奶茶与大家共享,“虽然大家都不认识,但是我们今晚觉得很开心也很温馨!”
接力比赛掉棒还能拿第一?公管说:我们可以!
(通讯员 何宁 姚文丽)“砰!” 10×100比赛开始,公管队一直领先,现场观众摇旗呐喊。
比赛进行到一半,正在进行第四棒和第五棒交接,突然,发生了意外:掉棒了!场上观众停止加油,异口同声发出“啊”的声音。
同时,公管其他运动员没有慌乱,紧盯着手持接力棒的同学。第五棒队员一点儿也不迟疑,立刻弯腰抓起接力棒向前冲。第六棒、第七棒……速度越来越快,拉开的距离越来越大,最后公管队领先小组其他对手整整一棒,以2分13秒6的成绩成功夺冠,续写了10X100混合跑项目三连冠的传奇。
负责人康景彬说,赛前最担心的就是交接棒出现失误:“十个运动员反复练习接棒,就是为了能尽量避免意外。但同时我们也商量好了掉棒的策略,不慌张不气馁,立刻迎头赶上,我相信以我们的实力照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材料院运动员有福利 土豪食物茶叶蛋天天有
(学生记者 刘如楠 郑超)茶叶蛋在网络上被称为“最土豪”的食物。为了给训练的运动员补充营养,材料院也“土豪”了一把,给参加训练的运动员早晚各发放一个茶叶蛋和一袋牛奶。
“运动员餐补制度是我们院的传统,已经延续了八年。”餐补工作负责人董博说道,“因为我们的运动员从一个月前就开始训练,早晚消耗的体力较大,因此开始实行餐补制,在大家训练结束后,有专人负责发放,确保人人都能领到。
一位刚参加完短跑的运动员表示边换鞋边说:“只要参与训练,即使是替补,也能领到奶和蛋,这让我们觉得很温暖,也鼓励大家更努力的训练,为院里争取更多的荣誉。”
餐补共总花费1万多元,这笔不小的开支是学生会拉来的赞助。“这样,我们也算自给自足了吧。”一位院学生会外联部的同学笑着说。
教职工里的运动达人:慢骑要有好心态
(学生记者 刘玢妤)比赛枪声响起,却不见健步如飞的场面,赛道上的自行车行速堪比蜗牛,这是什么节奏?这是教职工30米自行车慢骑现场,谁骑得慢谁是赢家。
比赛开始30秒,很多老师已经快骑完一半的车程,来自基础医学院的胡香杰老师的自行车前行的不足一米。自行车的前轮在他的控制下有节奏地左右慢摆,后轮沿着第五道的中线缓慢前行,车子的方向几乎保持不变,胡老师紧紧控制着脚蹬,上下波动幅度不超过5厘米。“这位老师的自行车轮像是定在一个凹槽里一样!”旁边观看的学生惊叹道。
不论看台上的加油声多么热烈,胡老师在赛道上一直镇定自若。即便最后跑道上只剩下他一个人,依然气定神闲,最终用了6分51秒慢骑完30米,获得本次比赛第三名。
他说:“这个比赛关键是有好心态,不急不躁的骑完30米还真是不容易呢!”
他还给其他同事介绍自行车慢骑的小窍门,“选自行车的时候要选旧车,防止车闸太灵敏导致摔车,比赛不允许定格不动,所以要把握好车把摆动的幅度和频率,慢捏后闸轻蹬车,牙盘转动不能超过一半,以控制车速。”
“原来胡老师是有独门秘诀啊!”一旁的老师打趣道。胡老师酷爱运动,每年的校运会他都积极参加,几年来所有教职工比赛项目参加了个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个“运动达人”。
秩序守护者:三天不间断的“保卫战”
(学生记者 伍思懿)“同学,这里不让进入,谢谢合作!”体育馆的看门人张跃琪盯着不明情况闯进来的同学,伸手挡在他的面前。“为什么啊?门就是让人出入的啊!”同学一脸疑惑不解。“这个门是专门给运动员出场用的,如果进来的话会阻碍到他们退场休息。”张跃琪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解释。
这个大门在体育馆的西南侧,长长的通道就像一条巷子,而且还是赛场唯一出口,是体育馆不折不扣的风口,下雨时冷风嗖嗖地从体育馆的低矮一侧直扑过来。从门口望去,看不到精彩的赛事,只能听着现场观众热烈的欢呼声和呐喊助威。“第一天早上下雨,风一股子吹过来,还带着雨,冻得浑身都发抖。”张跃琪笑着回忆起第一天的狼狈。
为了保证运动员有序参赛和控制赛场人数,张跃琪和他的三位同学三天都坚守在大门前,随时留意进来的同学。“有的时间段比赛特别多,同学就一拨儿一拨儿的涌过来,但是为了维护秩序嘛,我们都要尽力去说服他们遵守规定。”另一名看门人说。
“虽然三天坐着不能看比赛,还要像打仗一样一直打醒十二分精神,没有任何娱乐方式也不能聊天,一遍遍把同学挡在门外、解释,挺枯燥的,但是都是为了赛场秩序嘛!耐心、负责是必须的。”张跃琪说。
新传强将蝉联短跑双冠王
(通讯员 魏宇麒)从起跑线到终点线,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大二学生褚嘉辉不断扩大领先优势,最终以领先第二名近30米的优势,实现男子200米项目的卫冕。
至此,他继去年校运会之后再夺男子100米、男子200米两个项目的冠军,蝉联“短跑双冠王”。
褚嘉辉是一名体育特招生,2013年河南省高水平运动员对抗赛男子100米亚军。在这1年的校运周期内,他一直坚持训练,平时跟着学校田径队训练,每天训练2个小时,一周休息一天,假期在家乡的体校训练,整个寒假只给自己放了3天假。
据他的好友李晴晴同学介绍,之前他的脚有些扭伤,这次是在没有恢复完全的情况下参加比赛的。可即使是这样,他依然在“百米飞人大战”中跑出了10秒80的成绩,比去年的夺冠成绩整整提高了0.3秒。
“参加校运会是在为今年下半年的省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做热身!”褚嘉辉说,校运会的2金给他增添了信心,他希望自己在下半年的比赛中依然能够取得好成绩。郑州大学版权所有,禁止非法转载!2014-04-19 17:44:40
更多有关"训练,运动员,同学,比赛,守夜"的文章请点击进入郑州大学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