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义教达人】国学班支教队苏思娴:坚持支教,把大家的爱传出去

【义教达人】国学班支教队苏思娴:坚持支教,把大家的爱传出去

时间:11-30 来源:惠州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外语系的苏思娴是去年国学班在大围小学支教的负责人之一。她介绍说,国学班支教队的全称是阳光幼苗爱心支教队,创立于2006年7月,现有志愿者四十余人,大部分成员是国学班同学,宗旨是寄情教育,把中国传统文化逐步引进山区、引进课堂,主要传播以《弟子规》为主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国学班支教队成立至今,已经去山区进行了几十次支教活动。苏思娴告诉记者,自2008年起,惠东县的佐坑小学和大围小学,是国学班支教队年年必去的支教点。之所以选择到大围小学,是因为这是一个偏远农村、被山围绕的学校,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是很好,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一共才40多个学生,学生大都来自贫困家庭。国学班支教队每年只能来这里一次,每次时间多为一天或半天。她说,每次支教时间短,但他们都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去准备。支教当天,大家都早早起来搭车,力争中午前到达小学。

在只有一天或半天的时间里,国学班支教队主要从事课堂支教和家访工作。同时,慰问并了解当地的贫困学生,把他们的资料记录下来,回校后为他们寻找资助对象。

负责家访的苏思娴就曾经去过一个孤儿的家里。那还是建国时期建的土房子,又暗又潮湿。孩子很腼腆,但是有问必答,很诚恳很朴实。令她震撼的是,现在他们看到的孩子们的衣服和发型,几乎是跟去年支教时所拍的照片一模一样。

当被问道有没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学生时,苏思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个瘦弱的四年级小男生。这个比较内向的小男孩一开始很安静,似乎对上课不感兴趣,但后来随着热闹上课氛围,他渐渐地参与进来,玩游戏也很积极。课后,他送给支教的姐姐们两张他自己画的图,一张是爱心图,一张是他自己喜欢的“愤怒的小鸟”。当苏思娴和她队友看到那两幅画时都很感动。到了支教队准备结束时,小男孩一直跟着大姐姐们,生怕她们消失了一样,一直在问:“哥哥姐姐你们什么时候会再过来啊?”到了要上车离开的时候,小男孩悄然落泪了。

同时孩子的家长,也让苏思娴深有感触。在她的记忆中,家长对她们说的最多的话就是感谢。“甚至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尽管行动不便,但也一直坚持送我们出去,从家门口送到路口,直到我们消失在她的视线之前,她都一直站在那里挥手送别,真的让我们很感动。”

现在村里遇到一些热闹的节日,比如观音节,村民们就会打电话邀请苏思娴她们参加这个活动。“原来你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你,在支教中帮助了别人,也让自己收获了很多。”苏思娴说,“我会坚持一直去支教,把大家的爱传出去。山区里的孩子其实是很需要大家关注的,毕竟国学班的支教力量是有限的。我们真的很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带给山区里的孩子更多温暖。”

【义教达人】国学班支教队苏思娴:坚持支教,把大家的爱传出去

【义教达人】国学班支教队苏思娴:坚持支教,把大家的爱传出去

(张宇红 练楚茹)

(编辑 钟飞霞)


更多有关"支教,国学,小学,山区,小男孩"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惠州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惠州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