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成功举办第二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
本网讯 5月16日—17日,为期二天的第二届东江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惠州学院成功举办。会议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台湾地区和国内近十个省市的高校、研究会、基金会、政府部门近70名专家学者参会。学院党委书记杨海涛和副院长许玩宏、刘国栋等院领导出席开幕式。会议由东江文化研究院林清明院长主持。
以研讨会为契机推动区域文化建设
杨海涛在开幕致辞中说,举办学术研讨会既是促进学者交流研究成果、探讨研究心得的重要渠道,也是活跃惠州学院学术氛围、彰显办学特色、推动区域文化建设的契机。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进一步挖掘东江地区的文化特色,推进东江文化研究的创新与繁荣,全面提升东江文化研究的理论层次,从而促进惠州市乃至东江区域地方文化研究的科学化、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东江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

肇庆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院赵克生院长代表兄弟研究院所向大会致祝贺辞,他认为东江文化研究与西江文化研究有很多相似之处,希望通过研讨会,能够达到追求彰显研究特色、寻求学校顶层设计支持、交流学习研究成果的目的。

交流研究成果 提升研究水平
在历时一天半的学术交流活动中,各代表都踊跃发言,其中八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演讲发言。来自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的王基伦教授以“苏轼惠州时期的思想变迁与会通”为题,重点描述了苏轼居惠两年半内对惠州的思想感情变化及生活方式特点。
来自苏州大学文学院的侯敏教授以“葛洪与苏轼:养生智慧的彰显”的主题演讲中,综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大家着重介绍了葛洪与苏轼的几种养生方法及养生观念。
“弄通惠州历史、增强文化自信,加强学术交流,提升研究质量。”惠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惠州学院东江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何志成先生对研讨会提出了自己的期望,并呼吁各专家学者及领导加强合作,进一步研究挖掘惠州历史文化。
上海交大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主任、研究员李康化主要针对农民画与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分析了农民画的时代性与地方性。他根据大量切实数据和对惠州的研究,针对惠州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来自宝岛台湾的国立中央大学客家学院客家语文与社科系兼任教授徐贵荣报告主题为:古惠州府“海陆客家话”在台湾的分布及语音变化试析。他主要从南部和北部词汇读法的不同原因和结果,指出台湾客家话的特点。
另外,马来西亚孝恩文化基金会执行总裁王琛发教授对以《马来西亚的“泛惠州人”》、湖北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开美以《关于地方学构建中的理论问题》为题作演讲。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还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学院东江文化研究院负责人在总结时说,本次研讨会会议收到论文近50篇,论文围绕“东江区域历史文化与惠州城市文化发展”展开研究,大家各抒己见,研究涉及文化教育研究、文化遗产、文化产业与旅游开发等方面,表现出专家学者对东江流域历史文化和当代社会变化的高度关注和热切关心,势必推动东江地区文化研究的提升。
(黄冉婷 吴余芳/文/ 詹晓波、林泽佳 骆崧涛 李烈鹏/图)
更多有关"东江,惠州,文化,研究,研讨会"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