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专题65:校庆文艺演出歌手专访
夏蝉的聒噪随着暑气消弭,秋日的凉风为我们送来了北林歌手的好声音。他们通过报名试音和音乐总监筛选,最终由导演亲自选定。有人说他们很出众,有人说他们很低调,不知道他们是怎样形容自己的呢?
我是幸运的
“其实大家都很棒,我并不见得有多出色,只是运气很好”,试唱受到好评的谢静说道。谢静是合唱团的老成员了,演出经验丰富,但相比于过去爱国爱党的主题以及美声或民族的唱法,她笑称这次演出是她向流行小清新的“转型”,“很幸运能被导演发掘出我这方面的潜质”。
和谢静一样,大部分歌手都来自合唱团,除了团里的合唱,他们还要承担起个人表演唱的任务。对于自己的脱颖而出,他们都提到一个词——“幸运”:有幸获得这个特别的机会,有幸尝试全新的表演形式,同时也有幸加入充满欢乐与温暖的集训团队。“一开始选上这个节目其实挺有压力、挺紧张的,但团队一直支持、鼓励我们,给我们力量”,新生甘慧敏说。
每一个“即兴”都很用心
由于台上唱歌的人数少,任何一个失误都会被放大得清清楚楚,所以表演对每个歌手的演唱要求很高,每一首歌的技巧、音准都需要精雕细琢。特别是那些经过创意编曲的歌,容易受到旧版本的影响,因此需要“重新为大脑植入新伴奏、新谱子”,“细扣每一个音”,以显现出耳目一新的理想效果。
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还表现在他们对于舞台上每一次举手投足的用心设计。为了确定出一套顺手又好看的动作,他们对着镜子反复试验和修改,有时甚至和着音乐挥手、晃动身子都需要尝试好几遍。“其实观众看起来即兴的动作,我们在台下都练了无数次”,谢静认真地说:“只有让所有动作都烂熟于心,成为身体对音乐的下意识反应,才能在演出的时候自然流露出来。要是做到,就成功了。”
我不是一个人在演出
正式校庆演出的场地之大是歌手们从未经历过的,所需的舞台表现力以及气势也更强。为了让节目形式更丰富,歌手在演唱中需要与舞蹈演员互动,较以往“只要顾好自己就行了”不同,走台、舞步都要考虑到与伴舞人员的配合,有时更有托举之类的高难度动作。原创歌曲《圆梦北林》的作者王梓丞则说:“坐在那帮兄弟身上,我只有不忍心,没有不放心的”。话语间所流露出的体谅和关爱,让心灵更加贴近,让节目的顺利进行有了情感支持。
是的,任何一个节目都不是一个人的演出,任何华丽的效果都是所有人密切配合的结果,这是对歌手们舞台展现的挑战,更是对参与者之间信任度的考验与默契度的检视。而演职人员均对此表示信心满满:“这是北林人用爱装扮的一场演出”。
EndFragment-->更多有关"演出,歌手,自己的,这是,动作"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北京林业大学新闻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