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惠州日报】大学生把惠州好人好事拍成系列微电影

【惠州日报】大学生把惠州好人好事拍成系列微电影

时间:05-01 来源:惠州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简单的剧情、简洁的语言、简短的时间,只集中表现一个主题、一个思想或一段情感,与现代的快餐文化相匹配——正在兴起的“微电影”,正受到影视爱好者的追捧。

如今,只要拿起DV或是能录像的手机,稍稍懂点剪辑知识,属于你自己创作的微电影便手到擒来。这种新的拍摄和创作方式,吸引了惠州市大批电影和视频爱好者投身其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惠州市出现的微电影主要以公益性、情感性、娱乐性类型居多,微电影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正在惠州市逐渐成熟壮大起来。

大学生拍微电影圆了导演梦

3月26日,一群80后、90后学生聚在一起,他们在惠州学院校道上架起摄像机,打起灯光,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喊了一声:“OK,开拍!”一部自编自导的爱情微电影《如无意外》便拉开了序幕。

这位男生叫王宏森,是惠州学院一个名为“气球团”的微影视团队队长。“目前,我们团队已拍摄了5部微影视作品。我的梦想是当导演,拍微电影圆了我的‘导演’梦。”王宏森说。同样来自惠州学院的大四学生刘鹏表示,他喜欢微电影,就是喜欢它的“微”,因为从自身来看,拍摄制作周期不需要很长;对观众来说,可以在短时间看完自己的作品。

2011年年底至2012年年初,惠州市一些原创微电影开始浮出水面,受到不少市民的热议。2012年,由惠州学院学生拍摄的《在惠州,诠释爱》和由博罗县高级中学老师拍摄的《秋日回忆》打响头炮。随后,一系列公益微电影陆续走近大家的视线。市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惠州市平均每年诞生6~8部微电影,多以公益性宣传、主题性诠释为主。

好人系列微电影传递正能量

惠州作为全国文明城市,致力打造“好人之城”,发扬好人文化。去年,围绕惠州众多好人好事为创作题材的首部系列公益微电影《好人·城》一经推出,社会各界好评不断。该系列公益微电影携手9位本土影视导演,以“好人与城市”为大主题,以发生在惠州的9个可歌可泣的好人好事为剧本创作原型,倾力打造《有动于衷》等9部好人系列微电影精品,每部电影时长9分钟,影片用镜头展现了“力量妈妈”李惠云、抬车救人等发生在惠州的好人好事。

“好人的真实故事令人感动,以他们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直观地展现了真情,希望能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影片感受到正能量。”《有动于衷》导演郑品表示,相信首届粤港澳微影视作品文化交流周活动能对惠州微电影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希望每年都定期举行微电影创作比赛、集中展播等活动。

公安交警等部门陆续推出微电影

随着微电影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大,政府部门也逐步意识到利用微电影能够发挥更好的宣传作用,让更多市民积极参与到公共事业中来。

去年,一部由市绿道办和市住建局组织拍摄的微电影《再见》,从参加首届南方微电影大赛的30多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铜奖。这也是获奖微电影中,唯一一部由政府部门投资拍摄的影片。该片在惠州报业传媒集团旗下今日惠州网等网站上受到众多网友的热捧,短短一天内点击率破万。

高明伺机插队买票被拒绝、冯可可维护交通秩序……去年年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安全公益贺岁微电影《回家过年》正式开拍,10多位演职人员转战惠州火车站、市汽车客运总站、市区花边岭广场等多个场所实地取景。《回家过年》是市交警部门拍摄的第3部微电影,主要通过幽默搞笑的桥段,引导春运出行旅客遵守交通秩序。市交警部门坦言,制作成本低、宣传效果好的微电影已成为惠州交警宣传交通安全的主阵地之一。

除了交警部门,由市公安局联合本地网站及民间影视爱好者拍摄的首部微电影《守望》也在惠州市举行了首映,并在全国各大视频网站上线。“微电影作为可以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视频短片,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更容易被受众接受。拍摄公安题材的微电影对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

【惠州日报】大学生把惠州好人好事拍成系列微电影

微电影《回家过年》拍摄现场。 本报记者谢佳洛通讯员彭 指 摄

  统筹 本报记者谢佳洛

  采写 本报记者谢佳洛 雷钦健

来源:《惠州日报》2014年3月28日A2版

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40328/A2/1/


更多有关"惠州,电影,惠州市,拍摄,好人"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惠州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惠州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