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高教领导参考》刊发文章介绍滨州学院引领区域文化情况

《高教领导参考》刊发文章介绍滨州学院引领区域文化情况

时间:10-18 来源:滨州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近日,由教育部主管、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主办的《高教领导参考》在第18期(总第469期)“高校探索”栏目,全文刊发了滨州学院党委宣传部撰写的题为《构筑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高地——滨州学院引领区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的文章,对滨州学院紧贴地方需求引领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详细全面的介绍,全文如下:

构筑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高地
——滨州学院引领区域文化的探索与实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作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骨干力量,大学理应成为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和引领者。近几年,滨州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文化优势,深化校地合作,在交融和互动中实现对区域文化的引领,这既是大学的一种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也是促进自身又快又好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准确定位,注重发挥引领区域文化功能
地方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着共生共荣的关系。滨州学院明确认识到,作为黄河三角洲腹地唯一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积极主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提高地方经济社会“软实力”,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神圣使命。
(一)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和自身实际,把握引领区域文化的重要性
近年来,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黄河经济带的振兴,为滨州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滨州撤地设市较晚,其文化设施、人才资源等相对匮乏,迫切需要人才、科技和文化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作为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滨州学院理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的人才库、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提升服务地方社会文化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输送优秀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以进步的思想、优秀的文化、文明的行为、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知识引领社会,以文化创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来服务社会,更好地引领并推动区域文化乃至地方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另一方面,滨州学院只有充分利用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的地缘优势,在办学定位上充分体现贴近黄河三角洲、融入黄河三角洲、服务黄河三角洲的特点,不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社会适应度和认同度,才能赢得区域社会的认同和肯定,进而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立足大学基本功能,提高引领区域文化的针对性
大学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功能,还具有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功能。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和区域文化研究、传播的主要阵地,首先要树立区域文化建构理念,提升区域人民的文化理念和素养,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的培植与打造,真正成为所在区域文化建设的“导航者”;其次要传承与创新区域文化,避免对现有文化知识的简单适应和消极的照搬照传,通过充分发挥高学术水平的师资、研究人员和朝气蓬勃的青年学生的作用等, 营造文化创新的环境,始终把促进文化进步和文化创新作为已任;再次要输送区域文化建构人才,在通过受过良好文化熏陶的人才用知识和技术服务社会的同时,把内化于心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渗透到社会中,促进区域文化的濡化和发展,引领着整个社会的文化思潮。
二、重点突破,注重提升引领区域文化能力
(一)培育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培育和彰显大学精神。滨州学院在办学实践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制定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大学文化建设规划等,扎实推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升师生的文明程度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在广泛征集、专家论证、听取全校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了校徽、校训、校风和学校精神等文化标识,提升师生的文化认同,构筑共同的精神家园。“自强不息、守正出奇”的学校精神,激励滨州学院人高扬创新旗帜,与时俱进,勇往直前,用先进的理念,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推动学校发展,不断向高层次迈进。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凝聚下,学校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群众性体育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滨州学院精神正逐渐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取向,在促使师生自觉抵制腐朽文化、彰显高雅文化、强化主流文化的同时,也对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二)培养创新人才
大学不仅以独特的大学文化影响社会文化,更以培养大批创新人才去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滨州学院确立了培养“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立足滨州,服务黄河三角洲,面向全省、全国,主要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先后两次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了“立足系院、打通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了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拓展“三大平台”,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2010届、2011届学生考研升学率均达到40%左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断提高,连续三届超过90%;参加学科竞赛和师生基本功、技能大赛等各类比赛,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300多项。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为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的创新和引领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三)打造特色文化
特色是大学独特而持久的本质内涵,办好一所大学关键在特色。滨州学院依托滨州人文资源、高新技术和自身优势,精心打造了飞行技术、孙子研究、安全文化、黄河三角洲生态、黄河三角洲文化、微分方程与动力系统、航空信息技术研发七大特色品牌。2006年组建了飞行学院,设置飞行技术专业,成为全国第一家培养飞行员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填补了省内专业设置的空白。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等9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山东省航空信息技术研发基地”等2个省级行业科研创新平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滨州分院建在滨州学院。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75项,横向科研项目47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500篇,其中SCI、EI收录266篇,CSSCI、CSCD收录7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3部;取得鉴定成果32项,获得专利授权74项,转化科技成果20项;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70余项,有力地推动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
三、强化服务,注重探索引领区域文化途径
滨州学院始终坚持“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促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科技研发、决策咨询、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为地方提供文化服务与支持,构筑黄河三角洲文化高地,初步探索出了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一)以服务滨州科学发展为支撑点,通过推进校地合作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在完成《滨州学院服务滨州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基础上,滨州学院又根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滨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制定了《滨州学院服务滨州科学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5年)》。滨州市委、市政府转批全市执行并在学校召开“全市深入推进滨州学院服务滨州科学发展行动计划动员大会”,要求各单位积极主动与滨州学院搞好配合衔接,共同做好“服务计划”的落实。学校先后组织与县区及企事业单位对接座谈会、项目落实情况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和协议签订会等100余场,其中,签订文化服务行动协议30余项,为滨州学院引领区域文化建设、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着力点,通过加强平台建设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为更好地适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开发建设需要,滨州学院采取有效措施整合教学、科研资源,创建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研究院,下设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孙子研究院、安全文化研究中心等11个科研机构,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突出服务地方特色。研究院成立两年来,仅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7篇,获得市厅级优秀科研成果上科研成果奖励40项,取得鉴定成果4项。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滨州)在滨州学院成立,是滨州市十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其主要职能是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型企业成活率;有效解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技术人才资源短缺的问题,扶持传统企业持续性发展;增强滨州在吸引技术、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领域的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有地方特色、资源互补、功能互补、技术集成高的新型产业链。
(三)以人才培养为契合点,通过实施教育培训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滨州学院建立了“山东省中小企业培训基地”,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等,狠抓地方急需人才的培养培训。近年来,增设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专业20余个;与有关高校及滨州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700余人、“一村一名大学生”3000余人,完成“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850人;与市安监局、市服务业办公室等有关单位组织滨州市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举办了孙子兵法应用、安全生产等相关内容培训班,培训3000余人;与有关部门合作举办高级管理人员、IT工程师、执行经理证书课程培训,开展高级营销员、物流管理员、电子商务师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培训近1000人。
(四)以技术和决策咨询为切入点,通过加速成果转化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滨州学院围绕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积极探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市旅游局等单位合作完成了滨州市及经济开发区2009-2020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阳信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等多个规划项目;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开展“外来入侵物种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的影响防治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省级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围绕胜利油田油井废弃而出现的大量土地退化荒芜等问题,钻研土地恢复、盐碱地改良和污染土壤生态修复技术,“黄河三角洲污染土壤修复生态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已培养出降解石油和有机磷农药菌种5株,降解率分别达到55%、78%。
同时,把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作为研发重点,先后完成了科技研发项目60多个,有40项实现了较大突破,其中,“山东华兴金属物流有限公司物联网建设工程”为滨州市首个校企共建工业物联网建设项目,极大地提高了仓储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逐步实现由传统仓库向现代物流仓储中心的转变;“锂离子电池”项目,主要开发用于储能用的100安时锂离子电池,预计每年可新增利润700万元,并将随着市场的扩大及在通讯用备用电源领域逐步替代铅酸电池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此外,“利用啤酒工业废弃酵母开发药用功能活性脂类”、“RFID开放式人员管理系统”、“远距离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和“自行研发红外电脑遥控系统”等已进入产品试验应用投入批量生产,为企业创造出可观的利润。
(五)以弘扬普及孙子文化为创新点,通过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引领区域文化发展
滨州学院从实际出发,建立了孙子研究院,并在《滨州学院学报》开设“孙子研究”栏目,积极开展孙子文化研究与交流,弘扬和普及孙子文化。编著出版了《孙子兵法概论》》和《图说孙子》等知识普及读本,受到广大地方企事业单位和市民的欢迎;在全校范围内面向大学生开设《孙子兵法概论》公共选修课,在全市范围内面向企事业管理干部举办“孙子兵法与文化产业管理”、“孙子兵法与企业发展战略”等多种类型的研修培训班,有力地促进了孙子文化在青年学生和社会高层次人才中的弘扬和传播;精心制作《孙子兵法》系列动漫,并相继开发了“孙子兵法礼品书”、“孙子兵法纪念金银币”、“孙子兵法剪纸”等文化产品,积极进行孙子文化产业研发,服务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创作编排大型舞台剧《武韵》,通过《孙子颂》、《将帅心》、《和平颂》等11个单元深刻阐释孙子的战争观、战略战术思想、治军思想和军事哲学思想,并面向社会展演,使观众切实感受到孙子兵法的博大精深。与此同时,还积极探索开展孙子文化的海外交流与传播,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孙子兵法友谊辩论赛,与法国南锡经济管理学校共同举办两期孙子兵法研修项目培训班,把孙子文化的弘扬与普及不断推向深入。


更多有关"滨州,文化,黄河,区域,孙子兵法"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滨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滨州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滨州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