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小桥大梦——第四届力学架构模型设计大赛精彩上演

小桥大梦——第四届力学架构模型设计大赛精彩上演

时间:04-19 来源:惠州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本网讯 4月17日下午,惠州学院第十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之第四届力学架构模型设计大赛在旭日大楼101课室拉开了帷幕,本次比赛共有88支队伍报名,最终有共70支队伍入围当天的决赛。在比赛现场一个个看似轻巧的模型逐一接受“重量级考验”,小模型爆发出的大能量让现场的评委和同学们赞叹不已。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神奇的建模世界,了解了解其中的大学问。

大一新生夺桂冠

开场没多久,13号的Cactus队成为了赛场首支满载的队伍。但让人吃惊的是,这支队伍全由建土系大一新生组成。“因为需要力学知识和手工,所以以往都是大二、大三的同学取得更好的名次。”赛后建土系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娄永忠老师如此解释,“感觉到大一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动手能力都很强,让我们对他们日后的课程学习也更加充满信心。”

Cactus不仅击败了来自全院的87支队伍,还以比第二名“我造啊”队高出13.2分的96.6分优异成绩勇夺了桂冠。队长杨玉萍赛后接受采访时,对男生队员们赞不绝口。“他们很拼,还曾忙到凌晨2点。”来自建土系13工程管理2班的他们表示最初没有想过能拿这么好的名次,因为赛前他们模型制作过程中曾遇到了困难。“一开始很自信,但中途杠杆出了问题,差点让我们放弃。”但幸亏受到启发,将杠杆换成竹片,才重新拾回信心。“那时加载真的提心吊胆,最后竟然满载了,真的很开心。”

“不仅模型轻,也完成了满载任务。真的让我们十分惊喜。”建土系党总支书记许秋娟如此评价他们。“参赛人数三分之二都是大一的。”负责人彭亿强同学也如此表示。他说大一同学们都很热情,在他建立的建模群里询问得最多的也是大一同学。

“我造”桥梁我梦想我快乐

“我造啊”是第二名的队伍名号,兼任承办方负责人与参赛重任的建土系学生团总支社会实践部部长彭亿强同学认为,这个比赛是“学以致用”的平台。而作为承办方的负责人,他表示“对这个比赛充满深厚感情”。作为建土系的每年必须举行的皇牌活动,彭同学今年全程负责了此赛程。不仅参与其中,更是付出心血去承办。

回忆制作过程,他们共花了近两星期的时间。彭亿强同学表示最大的困难便是队员们的时间协调。“每个人都很忙,很难凑一起合作。”他们队伍是由建土系与电子系的同学跨系组的,“我们去年拿了优秀奖,而今年就拿了第二名。”同时他也表示,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要代表学校参赛,更要花心思精力了。”面对广工决赛,他也表示有信心。

问及未来的理想打算时,彭同学表示希望能成为一名结构工程师。“所以从上大学开始就注意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他如此回答道。

材料更换考验手艺

此次大赛使用的材料也是一大亮点。以往白花花的桥梁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轻巧的竹皮。“这也更要求同学的手工能力。”娄老师说道。

前两名获奖队伍将代表惠州学院前往广东工业大学参加总决赛,届时将面对的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强劲对手。老师表示目前每支队伍都有两名专业老师培训。“但我希望还是放平心态,把它看做一个更大的平台吧。”

记者后记:从现场观战,你会不自觉被周围热烈的氛围所感染。70支队伍齐聚教室,他们翘首等待上场,他们屏气凝神观战。当其他队伍满载时,全场会迸发出热烈的掌声欢呼;当有队伍失败时,也有带来一阵叹息。专业老师们会在选手失败后把他们叫到一旁指出问题所在,“都快得心脏病了。”场上一位刚看完一个承重测试的专业老师捂着胸口笑着说。在记者看来,这些脸庞都是可爱可敬的,他们为了自己的兴趣梦想投入如此多的精力时间。每一个都是勇士,每一个都是梦想家,向他们致敬。

小桥大梦——第四届力学架构模型设计大赛精彩上演

小桥大梦——第四届力学架构模型设计大赛精彩上演

(彭钰灵)


更多有关"土系,队伍,都是,同学,满载"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惠州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惠州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