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一部质朴的个人自传:曹力个展《长翅膀的舞者》在798举办

一部质朴的个人自传:曹力个展《长翅膀的舞者》在798举办

时间:01-03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5月10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主任曹力教授个展《长翅膀的舞者》在798灿艺术中心开幕,展览涵盖了曹力进入学院至今各时期较为代表性的作品以及部分新作,完整呈现了其自1982年以来三十余年的创作探索。展览将持续至6月5日。


曹力,生于贵州,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是一位富有诗人和音乐家气质的艺术家,充满神话传说与巫傩传统的西南地区赐予曹力与生俱来的奇特感受力,他以表现和超现实的方式叙述个人的历史情境,构建出纯个人自白体的艺术。


曹力在绘画中表现的是精神空间而非真实的视觉空间,他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造了一个迷宫,把我们引入他创造的童话和寓言般的世界。曹力对色彩极为敏感,不仅重视色彩的表现性,更着意于把握色彩细密的结构,加上自由奔放、富有建筑感和节奏性的线条,使画面充满韵律感,形成交响乐般的复合空间。他打破了时空观念和透视法则,不懈地追求形、色、构图的变化,运用点、线、面大胆地组合画面,以奇特的场景呈现出时代给予他的内在体验。


曹力的作品在每一个时期都具有鲜明特征,展现了他在不同环境中的思考与蜕变。他属马,马在他的画中成为生命的隐喻。1984年创作的《马与楼道》是曹力作为艺术家的独立品格和自我意识体现的开始。这是他初入社会的精神漂泊时期,楼道里的马就是曹力当时精神困惑的写照。80年代中期以后,曹力的绘画形成了相对成熟的面貌——以平面排列的形式构成画面。作品开始出现抒情风格,形成诗歌般的朦胧情调,由于学过小提琴,音乐与舞蹈的节奏感也逐渐在画中体现出来。


90年代,曹力的作品向自我超越展开。游学欧洲归国后,他的作品增加了理性成分与可解释的思想。他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人和物编排在一起,转为形色合一的复合视觉空间,这样的“幻觉空间”色彩精致、微妙、丰富、画面密实,奇异的造型和优雅的色彩气氛相混合,呈现出和现实全然不同,而又确乎相似的奇幻景象,是一个矛盾的并存体。创作于1995年的《喧嚣远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90年代的城市变得拥挤嘈杂,曹力的潜意识开始向“贵州”回归,追求一种宁静状态。作品中曹力将城市做了符号性的表现,汽车、电话作为外部世界的象征,和传统的马、民间乐器并置在一起,好像自我和非我的并置。将现代文明的各种规则和原始生命力的矛盾类比到同一空间,即是他个人情感和社会位置的折射,也为他的形式探索提供了更大余地。


2000年后,曹力的作品除了乡村田园的抒情,更流露出对于人生的感悟,“马”的形象开始变得浑厚、饱满,带有平民主义的亲切与幽默,成为日渐宽广更具包容的多元文化的自我象征。此时的曹力对人文方面的追求更加强烈,开始关注更大的主题,于是表现人与自然、生命与社会关系的大幅作品开始出现,如《512记忆汶川》哀而不伤的悲悯情怀;《二十一世纪的传说》隐忍而伟大的救世形象;《新世纪的寓言》梦幻绚烂的童真色彩……这些作品在思考的背后,暗含了对生活的乐观和都市的英雄色彩。正如尹吉男所说:“英雄也是现代城市的主题,在曹力的作品中,这种英雄的气质,表现为对往事的追忆、对不同文明与英雄的怀想。”


曹力的绘画昭示了一个冷静、持续、沉着的艺术态度。他体现了20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家的持续努力——在一个四散的物质世界里,用语言聚合起一个精神的整体,保持想像的活力与灵魂的自由。超现实的自由结构和表现主义的自由情绪揉和在一起,隐含的是他对“真、善、美”的追求,可以说,曹力的绘画过程实质上是一部质朴的个人自传。


宣传部宋曼青/整理
壁画系/图
2014年5月20日

一部质朴的个人自传:曹力个展《长翅膀的舞者》在798举办
《喧嚣远去》.135x115cm.布面油画.1995
一部质朴的个人自传:曹力个展《长翅膀的舞者》在798举办
《长翅膀的舞者》.60x50cm.1996
一部质朴的个人自传:曹力个展《长翅膀的舞者》在798举办
《二十一世纪的传说》.180x140cm.布面油画.2009
一部质朴的个人自传:曹力个展《长翅膀的舞者》在798举办
《新世纪的寓言》.180x140cm.布面油画.2013
更多有关"作品,色彩,布面,空间,表现"的文章请点击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中央美术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中央美术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