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东江时报】35分钟纪录片《2012我们在惠大》讲述新生入学全过程

【东江时报】35分钟纪录片《2012我们在惠大》讲述新生入学全过程

时间:04-19 来源:惠州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没想到自己会出现在镜头里。”22日晚8时,惠州学院首部由学生拍摄的大型校园纪录片《2012我们在惠大》首映,前来观影的300多名师生反响热烈,现场有掌声有笑声也有泪水。

学生看首映泪眼婆娑

这部长约35分钟的纪录片,讲述的是2012级大一新生入学的全过程。全片两条线索互相交错,第一条线索是纯纪录影像,包括新生入学当天、第一次开班会、社团协会招新、军训等场景,配以旁白解读;另一条线索是随机抽取学生访谈,邀请他们参与讨论热门校园话题,如开学当天回忆、大学爱情、参加社团感想、做兼职、面试工作等,既有新生的想法,也有师兄师姐们的经验和建议。

首映现场,同学们感触良多。看到新生顶着烈日军训的场景时,就连男生也泪眼婆娑。出现在军训场景中的男生黄文淇诧异地说:“没想到自己也会出现在镜头里。”在大学生谈恋爱话题讨论中,当政法系女生说出 “高中老师曾说,大学不谈恋爱,那就是傻子”这一句话时,又引发全场大笑。“里面每一个话题都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觉得非常好看”。美术系大二学生何景和计算机系大一学生徐前都给片子打了100分。

16人参加拍摄退出14人

这是该院首部由学生拍摄的大型校园纪录片,由音乐系2009级(2)班的袁野和经管系2009级(1)班的钟玉城共同打造。“拍摄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拍摄队伍本有16人。结果第一天拍摄结束后,就有14人因各种原因退出,只剩下我们俩了。”

“我们热爱拍摄,最大的梦想就是做出一部好片子,已经是大学最后一个学期了,更要坚持做下去”。为了拍好这部片子,两人常常忙碌到凌晨3点,第二天不到8点又起床继续开工。这部纪录片除了旁白是在网上招募人员录制的,编剧、摄像、灯光、录音、后期剪辑等全部工作几乎是由袁野、钟玉城两人齐力完成。非专业出身的他们不仅要自己摸索技术问题,还要筹备经费和设备,历时8个月才完成这部作品。“拍摄所需设备是找公司租借的,除了工作服有赞助之外,其余1万多元的经费全部由我们自己出,其中一部分还是袁野的学费”。

为了鼓励、鞭策自己克服困难完成梦想,他们还做了个有趣的约定:在首映前,爱剃胡子的袁野不能剃胡子,头发浓密的钟玉城则不能剪头发。“这样当我们摸着长长的胡子和头发时,就知道先要赶快去拍片”。

几经波折,片子终于首映并获得观众们的肯定,两人都松了一口气。接下来他们还有很多后期的收尾工作要做,剃胡子、剪头发则还要再等几天。

准备上传到视频网站

对于学生的这部作品,校方也给予了肯定。“当初学生把初成品拿给我看时,我觉得跟之前的校园拍摄作品很不一样,这部片子反映了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传递很强的正能量。但是在制作上还可以做得更精细一些,我给85分”。该院团委老师赖昭华说。

“片子拍得很具真情实感”。该院团委副书记张小琨认为,网络时代学生与时俱进,这一做法很值得鼓励。

前来捧场的访谈节目制片人沈桢也对该片给予好评,“总体而言,觉得这部片子很棒。虽然片子开头部分旁白、配乐稍显多余,但只要大家觉得满意就是真的满意”。

钟玉城告诉记者,接下来他们打算再找个场地,把片子再放一遍,征集大家的意见。然后,把《2012我们在惠大》及前不久制作的《空城》一起上传到热门的门户视频网站上。能得到更多人认可,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专 访

就想拍点纪录片

在首映现场,记者对袁野、钟玉城进行了专访,了解他们的拍摄心路历程。

《东江时报》:为什么选择校园纪录片这一题材?

袁野:这是我提出来的。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拍摄校园爱情微电影,没什么看点。我们想尝试拍些别的东西。

《东江时报》:你们俩怎么分工?

钟玉城:我主要负责实际操作工作,90%的拍摄、后期剪辑工作都是由我完成的,我是做细活的。

袁野:拍摄要用到的设备由我去跟租借公司谈,部分经费就是去外面找朋友东拼西凑而来的,我是做粗活的。

《东江时报》:8个月制作过程中最让你们兴奋的是什么?

钟玉城:第一是片子剪辑完成老师说很好,可以为我们举行首映,我开心死了;二是首映时,我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笑点,让我有点意外却也很开心。

袁野:当整个片子剪辑完成、输出成片的那一刻,我心里很激动。另外就是美术系的廖广坚原本买好车票准备回家,但为了帮我们设计海报又留了下来,而且海报很美,出乎我的想象。

《东江时报》:你们给自己的作品评个分,满分是100分。

两人不约而同脱口而出:“80分!”

《东江时报》:现在很多大学生自导自拍短片,你们怎么看?

钟玉城:我也观察到,大学生拍微电影这几年发展很迅速、很平民化。这让我们觉得拍摄电影不再是一件遥远的事,我们通过努力也可以做出好作品。

袁野:有想法去拍片子固然很好,但还要有很强的执行力和毅力才行。

幕后故事

好事多磨 首映三次推后

保存素材的电脑被偷走,悬赏万元也找不回;软件出问题,片子差点做不成;原定于去年10月初上映的纪录片,再三推迟上映时间……纪录片《2012我们在惠大》的拍摄,可谓是一波三折。

首映前1小时还在剪片

袁野和钟玉城相识于2011年暑假,当时电影 《东成西就2011》在惠州招募群众演员,两人都被选中。两人对拍片都有着浓郁兴趣,2012年9月4日,大四开学前4天,袁野找到钟玉城,提出拍纪录片的想法,两人一拍即合。

袁野和钟玉城告诉记者,纪录片原定于去年10月初就首映,但是真正拍摄的时候发现一切没那么简单。无奈之下,两人又花了两个月补拍各类素材,准备延迟到去年12月首映。到了12月,他们却发现素材太多了,必须进行剪辑,同时首映的场地也还没定下来……寒假过后,他们剪好了片子给该院团委老师看,受到了好评。与此同时,首映场地也顺利批下,这才定于3月22日首映。直到首映前1个小时,钟玉城还在急忙地剪辑影片的部分内容。“我们想让观众看到最完美的片子,所以不停地修改。”

电脑被偷忍痛弃部分素材

从拍摄到首映,他们还遭遇了两个大“坎”。

3月初的一天深夜,钟玉城家中被盗,他那台老旧的台式电脑被偷走了,里面存的除了论文初稿等文件外,还有纪录片中关于毕业生部分的素材,“当时真感觉天塌了”。

为了找回宝贵的视频素材,钟玉城甚至在微博上悬赏1万元想要找回电脑,微博被转发了几百次,但还是没找到。由于纪录片题材的特殊性,错过了的素材不可能再补拍,钟玉城感到非常绝望。在袁野和朋友们的安慰下,他忍痛放弃丢失的素材,对剩下的素材进行加工。

挫折接二连三,在首映前两个星期,他们的电脑因系统问题,输入插件突然坏掉,上传作品转换不了格式,这意味着作品无法输出成型。“这可把我们给急死了!”钟玉城花了三四天时间,一边自学另一种相关软件,一边制作片子,终于有惊无险地完成了任务。

【东江时报】35分钟纪录片《2012我们在惠大》讲述新生入学全过程

袁野

【东江时报】35分钟纪录片《2012我们在惠大》讲述新生入学全过程

钟玉城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林奶花 曾酉璇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摄

来源:2013年3月25日东江时报教育培训周刊

http://e.hznews.com/paper/djsb/20130325/A16/


更多有关"首映,东江,片子,纪录片,拍摄"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惠州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惠州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