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退而不休别样红——记东华大学首届研究生督学组老教授

退而不休别样红——记东华大学首届研究生督学组老教授

时间:04-10 来源:东华大学 出处:www.daxuecn.com
    他们白发苍苍却退而不休,来往松江与市区的地铁上常见到他们奔波的身影;他们甘做“啄木鸟”,以找问题提建议为己任,为学校研究生教育问诊把脉。他们就是研究生督学组老教授。学校于2012年成立研究生督学组,来自纺织、服装、化工生物、材料、机械、信息、计算机、人文、管理、环境等10个学院的14位退休老教授受聘为首批成员。而今两年过去了,首届督学组成员任期届满。近日,记者走访了这支队伍,近距离领略这批“退而不休”老教授的风采。

          “能帮助教师改善教学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随堂听课是督学组的首要工作。督学组成立之初,一些任课教师对督学组老教授听课怀有抵触心理,“让退了休的老教授来听课找问题,就是来找麻烦”。经过一段时间后,老师们发现,督学组听课看似在“挑毛病”,实际上更多的是提出改进教学效果的有效建议。材料学院黄象安教授听课后,与授课老师分享自己几十年从事工科教学的感悟;纺织学院黄秀宝教授则对自己的某次听课亮了“黄牌”,“课程名称是新的,内容却是旧的,这种换汤不换药的作法,如果我是学生也不会满意的。”黄教授随后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建议更新教学内容。“老教授们主动与我们分享教学经验与体会,帮助我们少走了不少弯路”,有青年教师这样说到。通过听课,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任课教师跟督学组的老教授们熟络了起来,一些青年教师在教学问题上更是主动向老教授“拜师学艺”。
  督学组中年龄最大的黄秀宝教授曾是东华大学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导师,尽管今年已近80岁高龄,但她仍坚持听课,并对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人文学院陈敬铨教授为了解政治课的上课情况,多次晚上从市区赶到松江校区听课;督学组组长、信息学院耿兆丰教授一个学期累计听课50多次,平均每周要听超过3次课。为了听课时不至因为上洗手间影响任课老师上课,一些老教授宁愿憋着少喝水,回到家再痛快喝上一杯解渴。
  记者了解到,督学组每年都会把老教授们的听课记录整理成近万字的工作报告。报告中,老教授们不仅推荐优秀青年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好做法好经验,而且反映他们在研究生教学能力、职业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遇到的困惑,并就此提出了不少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老教授们看来,帮助青年教师改善教学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我们也是从课堂上摸爬滚打过来的,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如果我们提的意见建议对老师们上课有所帮助,那就是我们最大的快乐。”
  
                  “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够”

  “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够,距离预期目标还有差距”“这个描述不客观,建议用比较级代替最高级”“这段表述文法上要调整下”……这是老教授们在一字一句修订督学组工作总结的情形。
  类似的情形也发生在学位论文的评阅工作中。老教授们一方面对论文中小到章节序号错误、流程图格式不规范这样的问题“锱铢必较”,另一方面对好选题、好论文不吝赞美之辞。在他们看来,评阅一篇学位论文就是在欣赏一位研究生及其导师辛勤工作的结晶。
  两年来,督学组的老教授们对全校12个专业学院的近500门(次)课程进行随堂听课,评阅学术型研究生论文近150篇,并就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规范课堂教学秩序、提升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等向相关学院和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大量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如今,老教授开展督学工作已成为学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
  面对如此丰硕的工作成绩,督学组的老教授们却看得很淡,用环境学院俞保安教授的话说,“我们就是为研究生教育工作跑跑腿!”正是这样的“跑跑腿”,让我们在这些老教授退休之后依然有机会聆听他们为人治学的经验故事。如今,研究生任课老师对督学组老教授的“把脉问诊”欣然接受,研究生们已习惯了教室里坐着白发苍苍的老教授。
更多有关"督学,教授,东华大学,研究生,青年教师"的文章请点击进入东华大学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东华大学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东华大学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