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迈入全面改革新时代
时间:06-09 来源: 出处:www.daxuecn.com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这意味着中国开始迈入全面改革的新时代。
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脉络大致可以从历次三中全会的决定中看出,因为三中全会都会通过一些影响全局的重大决定。如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难看出,历次决定主要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或农村发展两大主题展开,也就是说,基本没有脱离经济改革的范围。
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努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集中体现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具体表现为人民公社制度已废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建立并逐步完善,统购统销制度已取消,农产品流通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进展,非国有企业比重大幅提高;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放开,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财税、金融、外汇、投资等宏观调控领域的改革也有显着进展;对外开放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如成功加入了WTO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当前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甚至有些问题还在恶化。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运行效率低、经济泡沫严重;腐败现象频发,政府公信力下降;信仰缺失,有些人失去道德底线;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资源消耗过多,环境破坏严重等。这是为什么?稍加分析,都不难发现,非经济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是主要原因。因此,推进全面改革是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同时,推进全面改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梦的内容很丰富,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努力将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显然,中国梦不仅是经济强国梦,而且是综合强国梦,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实现现代化。仅仅是GDP总量大国,远不足以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且,经济现代化若不能得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现代化的配合,是不可能持续的。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军队等在内的全面改革。
推进全面改革也符合理论逻辑的要求。国家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构成的整体,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改革是改制度,而制度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和生态制度等领域,包括文化、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制机制等具体表现形式。在改革这些制度时尽管可以采取有先有后、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等策略,但绝不能忘了最终改革必须全面铺开、综合协调,否则就不可能“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正因为如此,新一届中央领导以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勇气,痛下决心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军队等在内的“七位一体”全面改革,将中国改革推进到全面改革的新时代。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决定精神的逐步落实,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和运转,全面改革已不仅仅是理念,而是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目前,有关各方正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抓紧制定336项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不需要太长时间,各项改革将全面展开。
必须指出的是,与以往主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有所不同,推进全面改革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全面改革的内外环境更复杂了。从外部环境来看,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国际上排名并不靠前,国家的综合实力较弱,国际社会敞开怀抱欢迎中国加入国际大家庭,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不太警惕。但当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后,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始警惕起来,于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等越来越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国际环境相对恶化。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经济金融风险增加,全面改革必须与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等保持平衡。
其次,全面改革面临的阻力更多了。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第二次革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一直在各种阻力中前行。尤其是目前推进的全面改革不仅面临原有的阻力,而且还有许多新的阻力,如改革开放以来新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带来的阻力,过渡型体制固化带来的阻力,反改革思潮带来的阻力等。
再次,全面改革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过去我们主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感觉工作量不小了,即便是推进了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还有很多改革任务没有完成。现在,我们要推进“七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无疑改革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而且全面改革还要在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推进,要在更多的阻力中前行,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
最后,全面改革的协调难度提高了。即便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也涉及到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宏观调控改革的协调,涉及到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协调,涉及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协调,涉及到经济改革、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协调。在全面改革的新时期,改革协调的对象更多了,面更宽了,复杂性更高了,难度更大了。如何协调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全面改革与风险控制等的复杂关系,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全面改革新时代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既然全面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下定决心,勇往直前,争取全面改革的决定性成功。
本文地址:
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脉络大致可以从历次三中全会的决定中看出,因为三中全会都会通过一些影响全局的重大决定。如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十三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难看出,历次决定主要围绕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或农村发展两大主题展开,也就是说,基本没有脱离经济改革的范围。
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努力,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了重大进展。集中体现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市场化程度大幅提高。具体表现为人民公社制度已废除,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建立并逐步完善,统购统销制度已取消,农产品流通体制已基本建立起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进展,非国有企业比重大幅提高;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已放开,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商品市场体系,要素市场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财税、金融、外汇、投资等宏观调控领域的改革也有显着进展;对外开放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如成功加入了WTO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当前仍然面临很多问题,有些问题还很严重,甚至有些问题还在恶化。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运行效率低、经济泡沫严重;腐败现象频发,政府公信力下降;信仰缺失,有些人失去道德底线;贫富差距较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资源消耗过多,环境破坏严重等。这是为什么?稍加分析,都不难发现,非经济领域的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是主要原因。因此,推进全面改革是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同时,推进全面改革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中国梦的内容很丰富,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努力将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显然,中国梦不仅是经济强国梦,而且是综合强国梦,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实现现代化。仅仅是GDP总量大国,远不足以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且,经济现代化若不能得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现代化的配合,是不可能持续的。因此,为了实现中国梦,就必须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要求,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军队等在内的全面改革。
推进全面改革也符合理论逻辑的要求。国家是一个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构成的整体,各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改革是改制度,而制度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和生态制度等领域,包括文化、法律法规、标准、政策、体制机制等具体表现形式。在改革这些制度时尽管可以采取有先有后、循序渐进、重点突出等策略,但绝不能忘了最终改革必须全面铺开、综合协调,否则就不可能“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正因为如此,新一届中央领导以壮士断腕、背水一战的勇气,痛下决心推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军队等在内的“七位一体”全面改革,将中国改革推进到全面改革的新时代。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决定精神的逐步落实,随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和运转,全面改革已不仅仅是理念,而是已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目前,有关各方正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抓紧制定336项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不需要太长时间,各项改革将全面展开。
必须指出的是,与以往主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有所不同,推进全面改革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首先,全面改革的内外环境更复杂了。从外部环境来看,在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国际上排名并不靠前,国家的综合实力较弱,国际社会敞开怀抱欢迎中国加入国际大家庭,其他国家对中国发展不太警惕。但当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后,部分国家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始警惕起来,于是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倾销等越来越多,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国际环境相对恶化。从国内经济环境来看,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经济增速下行,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经济金融风险增加,全面改革必须与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等保持平衡。
其次,全面改革面临的阻力更多了。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第二次革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一直在各种阻力中前行。尤其是目前推进的全面改革不仅面临原有的阻力,而且还有许多新的阻力,如改革开放以来新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带来的阻力,过渡型体制固化带来的阻力,反改革思潮带来的阻力等。
再次,全面改革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过去我们主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就感觉工作量不小了,即便是推进了三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还有很多改革任务没有完成。现在,我们要推进“七位一体”的全面改革,无疑改革的工作量大大增加了,而且全面改革还要在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推进,要在更多的阻力中前行,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工作量。
最后,全面改革的协调难度提高了。即便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也涉及到企业改革、价格改革、宏观调控改革的协调,涉及到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的协调,涉及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的协调,涉及到经济改革、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的协调。在全面改革的新时期,改革协调的对象更多了,面更宽了,复杂性更高了,难度更大了。如何协调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全面改革与风险控制等的复杂关系,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全面改革新时代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既然全面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下定决心,勇往直前,争取全面改革的决定性成功。
返回到顶部你应该还会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