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促进科技进步、传承优秀文化、引领社会风尚为宗旨,秉承“海纳百川、自强不息、厚德笃学、知行合一”的精神,致力于创造、发现、传授、保存和应用知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国家,造福人类。
大连理工大学1949年4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1986年设研究生院;1988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1996年启动实施“211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启动实施“985工程”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被中央确定为中管干部学校。2006年中央依托大连理工大学成立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2012年正式启动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2012年12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大连理工大学建设盘锦校区,该校区依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建设,与主校区同标准、同档次、同水平办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3595人,其中专任教师2062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1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11人,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8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2人,博士生导师536人,教授等正高职人员605人,副教授等副高职人员1085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3154人(博士生3617人,硕士生9383人,本科生19481人,预科生71人,外国留学生数602人)。另有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4537人,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学生9281人,继续教育学院学生98049人。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艺术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学校设有研究生院,7个学部(共下设29个院系)、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现有2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还有10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有69个本科专业,5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3个。有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单位(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化工综合实验教学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校之一,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之一。
学校科研工作具有较强实力,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电子政务模拟仿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工业装备节能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大连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密与特种加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4个辽宁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分中心,13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技术创新基地,2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2个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2项。
学校依山傍海,办学条件优良,占地面积433.2万平方米(包含凌水校区、市内校区、开发区校区和盘锦校区),建筑面积172.59万平方米(不含住宅)。学校图书馆现有藏书275.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5.5万余种。学校现有运动场馆面积14.8万平方米。同时,学校拥有国内一流的校园网络体系。
学校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68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白俄罗斯国立大学联合建立两所孔子学院;聘请320位海外知名学者和人士作为学校的名誉、客座教授。近年来因公出国(境)学术交流每年近1600人次。
目前,学校抓住国家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建设高水平大学等一系列重大发展机遇,以“985工程”、“211工程”、“领军型大学建设工程”为牵引,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大连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大连理工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努力把大连理工大学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的领军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2013年3月15日
大连理工大学 |
等级:一本 教育部直属 位于辽宁大连 关注人数:次 | |
类型:理工 性质:(公办)普通本科 211工程、985工程 主管部门:教育部 国家重点学科:12个 院士:27位 博士点:155个 硕士点:260个 |
- 02-24[高校新闻]校党委副书记邵龙潭教授一行走访基层
- 02-24[高校新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召开校十届一
- 02-23[高校新闻]大连理工大学师生共同欢庆2012年藏历
- 02-22[高校新闻]管理与经济学部新学期教职工大会暨双
- 02-22[高校新闻]学生工作处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座谈
- 02-22[高校新闻]电信学部分党委开展2012年积极分子培
- 02-22[高校新闻]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杨涛参加起亚澳洲业
- 02-22[高校新闻]张德祥:认清大学的双重文化使命(光
- [招生信息]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录取分数线(黑龙江考生)
- [院校新闻]查看更多有关"大连理工大学"的新闻
大连理工大学1949 年 4 月建校,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 年 7 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 1960 年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1986 年设研究生院; 1988 年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1996 年 ~ 2000 年实施“九五”“211 工程” 建设,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大连理工大学; 2001 年 ~...
大连理工大学概况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5日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设置
大连理工大学的重点专业
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已形成以理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等协调发展的多学科体系。学校设有研究生院,7个学部(共下设28个院系)、7个独立建制的学院、教学部,3个专门学院和1所独立学院。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1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计算数学、等离子体物理、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结构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环境工程),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有4个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土木水利实验教学中心、文科综合实验教学中心),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辽宁省示范性专业,4个辽宁省骨干教师培训基地,4个世界银行贷款“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建设的教学实验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的录取规则
第四章招生计划和录取原则
第十一条大连理工大学在国家方针政策的指导和教育部的统筹安排下,根据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遵循公平性、科学性、稳定性、灵活性的原则,结合学校自身情况,以生源质量为先导,兼顾地区平衡等因素,确定来源计划的编制方案。2013年全日制普通本科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其中盘锦校区只面向部分省份招生),分省分专业(类)招生计划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级招办)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大连理工大学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在各省级招办的统一组织下,遵照“学校负责、省级招办监督”的原则开展录取工作。
第十三条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根据生源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在当地招生计划的105%,对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可适当提高调档比例,最高不超过120%。凡进入调档线的考生,在德、体条件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均予以录取。
第十四条实行“顺序志愿”(含“混合平行志愿”)的省份,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在当地招生计划的120%。在学校同批次控制分数线以上,坚持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大连理工大学考生的原则,当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超出学校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数时,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当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学校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数时,可以接收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考生。
第十五条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普通类本科在提档时原则上认可考生所在地省级招办制订的有关加(降)分政策。
第十六条根据在各省份公布的招生计划,我校专业(类)录取时以考生的投档分(高考文化课成绩加政策性加分)进行专业录取,实行“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即在德、体条件合格的前提下,优先满足高分学生的专业志愿;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投档分相同的情况下,理工类优先录取“数学”成绩高者,再相同,依次为“外语”、“语文”成绩高者优先;文史类优先录取“语文”成绩高者,再相同,依次为“外语”、“数学”成绩高者优先。
第十七条我校招收的少数民族预科班、内地西藏班和新疆高中班等学生为国家指导性定向就业招生计划,学校将按照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制定的有关政策招收上述学生。
第十八条对江苏省考生的要求:理工类选测科目一为物理,选测科目二不限,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要求为选测A、A,必测4C;文史类选测科目一为历史,选测科目二不限,学业水平测试的等级要求为选测A、A,必测4C。
第十九条学校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按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其中国防生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体格检查标准》。
第二十条经批准有语种限制的专业及允许招生的语种:对考生高考应试语种的要求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大连校区(大连理工大学本部)的英语(含翻译专业)、日语专业、俄语专业、国防生和盘锦校区的商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报考英语(含翻译专业)、日语专业、俄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考生,如考生所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外语口试,考生须参加且成绩合格;日语强化相关专业因实行英日双语教学,国际班、车辆工程(英语强化)、软件工程(含网络工程专业)、金融学类和盘锦校区其他各专业因教学特点和要求,非英语语种考生应慎重报考。
第二十一条国防生相关专业有男女生比例要求,其他各专业(类)的录取不规定男女生比例。国防生具体录取要求按照《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国防生招生章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关于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艺术特长生、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类专业等特殊类招生事宜,依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大连理工大学招生网公布的2013年相关类别招生章程执行。盘锦校区2013年暂不开展任何特殊类招生。
第二十三条按照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录取的考生,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专业学习;外国语中学推荐录取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保送生(非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技类竞赛获奖者),入学后不得转入其他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学习。
大连理工大学现有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3591人,其中专任教师2059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院士1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7人,讲座教授10人,陈嘉庚技术科学奖获得者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3人, 千人计划获得者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6人,全国高等学校百名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9人,博士生导师485人,教授等正高职人员564人,副教授等副高职人员1023人。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大连理工大学十分重视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大连及东北、京津唐、长三角和珠三角为重点地区,以石化、航天、通讯、汽车、机械、建筑为重点行业的就业基地。校内每年都定期举办2-3场有近5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加的大型毕业生双选会和300余场专场招聘会,接待千余家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同时,学校还面向毕业生提供各种指导和咨询服务,建立了以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讲座为补充,以多样化的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以职前教育网络学堂为延伸,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的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长期以来,大连理工大学始终保持与社会各界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与合作,需求信息量大,就业渠道畅通,一次性就业率名列全国高校前列。
多年来,学校已与千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国际知名公司、科研设计院所及金融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进取意识和团队精神强、成才率高。因此,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受到社会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供需比例一般都达到1:10以上,有些专业达到1:50以上。在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社会地位的调查中,大连理工大学名列第8位;在“最受企业欢迎的10所大学”评选中,大连理工大学名列第7位。
几年来,大连理工大学80%以上的毕业生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工作。据统计,我校每年的毕业生中有近45%去国家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单位就业;超过10%的毕业生被国际知名的外资企业和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录用,其中不乏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近几年,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生中有40%左右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研究生(含双学位),有的专业更是高达70%以上。每年约有15%左右的毕业生被免试推荐到本校或清华、北大、中科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详细情况请参见《大连理工大学2006届毕业生去向》)
大连理工大学建校50多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中有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等数十位党和国家及有关部委、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领导,有9位中科院院士和7位工程院院士,有多位高等院校书记、校长,更多的是担任国家经济建设重任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的厂长、经理和工程师。
在科技领域,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创造出了许多项中国“第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的第一台激光器、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台4.5兆伏静电加速器、第一台激波管、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艘核潜艇、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均是由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生主持设计的。其中许多人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有些已成为优秀企业家、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
大连理工大学的收费标准
第三十条 学校遵循属地原则,以辽宁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相关具体收费标准通过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
第三十一条 学生因故退学或提前结束学业,学校将依据《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学分制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退剩余学费。
大连理工大学在校生情况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3126人(博士生3507人,硕士生9787人,本科生19236人,预科生68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数528人)。另有在职攻读学位研究生4248人,独立学院(城市学院)学生9452人,继续教育学院学生718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