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坚持用评语批改作业 ——记第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徐玉欣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坚持用评语批改作业 ——记第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徐玉欣

时间:02-21 来源:景德镇陶瓷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本网讯(文/尹梦兰)“字写好点,字母写清楚些。” 这是材料学院徐玉欣老师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写下的评语。从教21年了,不管在原来的学校还是在陶瓷学院,他一直坚持用这种特殊方式来对待教学,对待学生。据粗略估算,徐玉欣给学生写的评语大概达5万来条,这几十万字的评语融汇、见证了徐玉欣老师教书育人、诲人不倦的拳拳之心。


2003年,徐玉欣从别的高校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材料学院,是专业基础课教师。进校以来,他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有机化学》、《生命科学导论》、《建筑工程图学》、《化工原理》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他不管上哪个专业、哪个年级、哪一门课,都要给学生布置课内外作业,让学生通过作业来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同时通过批改作业来检验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进,徐玉欣对每位学生每次交的作业都要一一批改,好的给予表扬,做错的给予标注,叮嘱学生订正,并且给学生写下简短的评语,与学生交流。“有一次,我看见徐老师给我写的‘下次作业细心点’,简单的几个字却深深地打动了我。” 徐玉欣老师的学生说。“听课要认真、线条画细些、错的题目要修改、下次作业自己做、尺寸标注方面能力欠缺……”等等,他坚持多年这样给学生写评语。这份执着,这份坚持,对工作近乎刻板的要求,真切地饱含着一名大学教师对教书育人的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深深地感染着、影响着他所教过的每一名学生。


“上好每一堂课是老师的天职。”徐玉欣说,要上好课,老师需要有硬功夫,光感动学生还不够,学生更关心你的课上的怎么样,因为学生既要学做人,也要学知识。2013年暑假,材料学院安排徐玉欣上两门新课——《环境化学》和《噪声污染控制》,原先上这两门课的舒老师在外进修,徐玉欣对这两门课不太熟悉,只有1个多月的时间同时备两门新课,难度和工作量可想而知。徐玉欣先把时间分成两半,再将每部分时间进行分解,了解课程的性质。如学习环境化学,要把化学、物理、生物等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环境问题相结合,他便从学校图书馆、材料学院资料室借来大量参考书,又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料,向原来的上课教师电话请教。掌握了这门课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标,徐玉欣不管天气炎热与否,从早到晚,像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中学生一样日夜备战,赶在新学期开学前,完成了两本厚厚的讲稿。新学期走上讲台时,丝毫没有上新课的生疏。徐玉欣对待教学就是这么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他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诠释什么叫作“敬业”。

徐玉欣老师不但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严格要求学生。他对表现不好甚至犯错误的学生,会直接提出批评。有一次,徐玉欣发现一名学生课间时抄袭作业,他当场就教育该生,可学生并不接受,认为自己抄袭别科作业,老师多管闲事。徐玉欣没有计较学生的不礼貌甚至顶撞,事后,他向班主任了解该生的表现和性格特点,主动找他谈心,这位学生自觉惭愧,主动向徐玉欣道歉。消除了芥蒂,化解了隔阂,徐玉欣用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大度善待学生,学生也给了他真诚的“回报”。“教了21年书,一直跟不同的学生接触,和学生们一起,我很开心。今年,第一次给2013级粉体工程专业的学生上课,上完课后,全体学生为我鼓掌。这些掌声,给了我莫大的感动和安慰,学生的肯定是我精益求精的源泉。”徐玉欣这样感慨道。


更多有关"学生,作业,老师,评语,给学生"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景德镇陶瓷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