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深化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精英齐聚惠院共商“协同育人”

深化校企合作 酒店管理精英齐聚惠院共商“协同育人”

时间:01-08 来源:惠州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本网讯 6月4日下午,惠州学院旅游系召开“协同育人”研讨会,会议围绕如何更好地培养应用型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展开讨论。来自惠州康帝、洲际、喜来登、凯宾斯基、万丽、碧桂园十里银滩、深圳中海凯骊等酒店的管理精英,以及惠州中航国旅、粤之旅等旅行社的的代表参加了研讨,惠州学院副院长许玩宏和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负责人出席了研讨会。

旅游系负责人感谢各单位对旅游系成立五周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她认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深化改革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趋势。本次研讨会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积极沟通,共商解决办法,切实发挥好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体制创新,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为社会企业的健康发展培养更多更好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协同育人:认识现状 找出问题 对策探讨

惠州康帝国际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王泽波认为,协同育人有学生、学校、酒店三个主体,三方应当明确各自的合作目的、履行各自的责任。例如,顶岗实习,不仅仅是专业培养、岗位锻炼,也是学生体验社会的重要机会。这方面要加强沟通,包括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履行学习责任。

惠州洲际度假酒店人事副经理徐海娇认为:“实习是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台阶,学生应端正心态,明确责任和实习的目的;学校与企业可以增加其他实习形式,安排企业专家走进学校,带来实践经验,共同探讨课程的实施与实施。”

惠州皇冠假日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王新宇认为,学校的招生应坚持“学生在精不在多”的理念出发,招收有志于在旅游行业发挥人生价值的学生。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自己喜欢做事,才会用心去学好。

深圳中海凯骊酒店培训经理王小兵认为,学校和酒店应当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引导学生从人生发展的高度看待专业学习和实习,才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培养高质量人才。

惠州金海湾喜来登度假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黄瑜、惠州白鹭湖雅居乐喜来登酒店人力资源总监王涛认为,酒店应当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她们以喜达屋集团的“四个关爱”——关爱员工、关爱客人、关爱声誉、关爱社区,并以该酒店的实习生为例,说明教会实习生践行企业文化取得的良好效果。

惠州凯宾斯基酒店人力总监孙丽丽认为,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心态、适应能力,酒店的管理制度、岗位安排与待遇,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与实习指导。校企双方应当创新管理方法,并与学生和家长加强联系。

惠州富力万丽酒店人力资源总监顾密认为,高星级酒店对人才的需求大同小异,本科院校培养的目标应当定位在职业经理人。从万豪等酒店集团招收实习的普遍情况看,现在本科教育最需要加强的是态度、或者说意愿;其次是与人打交道的基本能力。

太东集团业主代表兼总经理林思明,从他本人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在香港城市大学任教以及在香港、内地从事酒店行业的实际经历出发,认为决定实习生表现的最主要就是心态,只要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重视,并注意多和实习生交流沟通,实习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人力资源部门的“大佬”要说服企业“老总”重视对行业人才的培养。

在交流发言中,来自企业的代表们还建议学校加强心理教育、商务沟通等思想于能力培养的课程,多搭建学校与行业的沟通交流平台。

协同育人:给予学生更多机会,让学生看到行业前景

旅游系主要负责人在研讨会总结时说到,旅游系成立五周年来以来,已成功开展了五届顶岗实习,成功申报广东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单位。但他认为,现今大学生存在理论教学较强、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仅仅靠实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是不够的,需要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与企业行业的育人合作。这次研讨会有利于培养学生、提高学校声誉,有利于为酒店行业提供合用人才。在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中,他认为要坚持三个导向,即学术性导向、社会导向、学生导向。为此,旅游系从下学期开始,系统加强企业进学校、进课堂的有关工作。对于企业如何与学校接轨的问题,旅游系今后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并建议酒店给一些有意愿、符合酒店要求的学生更多机会,给予他们好的待遇,让他们在实习期间成长起来,让他们成为典型示范者,让更多人能清晰地看到从事这个行业的前景与自己的发展未来。

协同育人:让企业精英进课堂

惠州学院教务处主要负责人认为当今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企业容易脱节,针对这种状况,他认为“协同育人”理念要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协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协同设置课程体系、协同编写适用教材、协同实施课程教学、协同指导实践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协同育人的机制,包括人员交流机制、共赢机制、定期研讨会晤机制等。教务处支持和鼓励各系各专业,在协同育人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实践,根据行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的体系和内容,增强对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他说,教务处近期将为企业高管和一线专家走进教室授课、联合指导实习和联合指导毕业论文,搭建更为宽广的平台。

“立地”培养社会有用之才

许玩宏副院长对与会人员的热烈讨论给予肯定。他认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近年来,惠州学院越来越重视注重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我们虽不能像北大那样“顶天”,但我们可以“立地”,立足本地,服务本土,与社会企业接轨,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他说,与社会加强联系、整合力量协同育人,是惠州学院实施“创新强校”工程的最要内容,学校希望能与企业、行业、政府、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强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黄晓婷 黄冉婷/文刘倩文/图)


更多有关"惠州,协同,育人,酒店,学生"的文章请点击进入惠州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惠州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惠州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