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学信息网 > 高校新闻 » 解码工程与信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解码工程与信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时间:11-13 来源: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出处:www.daxuecn.com
“创新人才培养体现了学校‘新三中心’教学改革的目标要求,建立以创新、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践创新型人才。让广大学生在创新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继学校工程与信息学院开展创新训练指导后,学院赵喜院长在采访中表示,创新人才培养是学院遵循学校教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顺应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下提出来的。赵喜院长坦言,高校创新能力训练是架起传统教学和实践应用的桥梁。以创新项目为核心,围绕项目激发出来的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实践体验经验、团体精神等,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教师不仅沿袭了教学活动中传、帮、带的主流价值,同时也成为了学生的学习伙伴,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学生不再是唯一的受益者,教学相长,教师同时也通过实践教学增长了工作技能。“创新人才培养需要‘盘活资源存量、创新培养模式、搭建创新平台’。创造、盘活一切必用、可用资源,建立完善实训基地,逐步深化校企联动培养机制;有效调动教师带头引路,实行分科导师制;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广泛实践;因材分类、因兴趣自主选择的平台结构……”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通径,赵院长谈了很多。据了解,近期,工程与信息学院开展了创新训练师生交流会,为积极准备创新项目的学生牵线搭桥、联系指导教师,师生意向性地组建了六个创新创业训练小组。“学院现阶段主要聚焦于对学生意识与技术的带动和培养,采取更开放、更自由、教学范围小组小班化、实验室使用时间更灵活等措施以提高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学院目前还采取了动员专职教师参与、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系列设计大赛、高年级学子带低年级学子等措施,逐渐增强学院创新创造的学习氛围。”学院总支书记张树梅介绍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新人才培养对教师和学生也有相应的要求,学院总支书记张树梅表示,教师方面首先要求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与项目经验,同时还应具有潜心教学、提携后学、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主动参研学科背景,积极转变观念,与学生一道参与学习实践。而对学生方面,则希望大家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参与实践项目的热情。张树梅老师特别谈到,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多读书、多思维、多创新、多实践。实践促进创新,创新引领实践。当前,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大学生对创新观念认识淡薄、创新能力养成不足,为此,赵喜院长表示,首先学校要加强实验课程的设置,突出学生实验能力,至少要求学生能够做出一定规格的产品;其次,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互动、学习交流等方式,掌握专业知识的基本应用,逐步形成专业知识的基础架构;第三,积极参与创新项目组织团队,抓住机会申报比赛、实践课题,逐渐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将一线实践经历反馈到学习生活中,及时查漏补缺。“哈佛最值得夸耀的,不是获得了多少诺贝尔奖、产生了多少总统,而是使进入哈佛的每一颗金子都发光。”哈佛大学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学校350周年校庆时说过。赵喜院长也认为,学校的任务之一就是让每一颗“金子”都发光。采访的最后,赵院长表示,联合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路径,共同开发课程课堂,培养类别多样、具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市场适应能力的人才,将会是一场有富有价值、长久深刻的变革。
解码工程与信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工程与信息学院 供图)
更多有关"创新,实践,学生,人才培养,学习"的文章请点击进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新闻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免责声明:
    本新闻信息来自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招生办公室或高校网站及相关图书。大学信息网提供此信息之目的在于为高考考生及家长提供更多信息作为参考,请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正式公布数据为准,报错与投稿请发至E-mail:kf#daxuecn.com(请将#改为@后再发送),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