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外语学部成功举办2014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文新社讯5月7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外语学部2014年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于语音楼411举行。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副院长程红,教务处副处长孙跃出席了本次活动,教学顾问组组长张晓明、组员叶丽珍及外语学部教师隋思忠、张道宝、何桂英担任比赛评审嘉宾。
本次比赛共有6位参赛选手参加,共设有12位评分评委、3名点评嘉宾及2名总评嘉宾。每名参赛选手需在20分钟内完成讲课思路介绍与课堂展示两个环节。
来自英语系教师吴蕾首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并寻找关键词,再从主题、结构、内容和鉴赏四个方面,辅以课堂口语和听力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她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新年决心”与“自我改善”间的内在联系,让他们对文章内容有主体的认识。她还通过画出文章的结构图,使学生明确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以及段落在整体文章中的作用。最后吴蕾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鉴赏学习,使学生欣赏作者语言中的诙谐幽默。“从课件上可以看出,吴蕾老师准备充足,涉及知识面广,能够做到融会贯通。”隋思忠说。他表示教师需要注意课堂教学要“活”,在应对学生的各种疑惑时,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来自日语系教师刘玮莹则向学生介绍拟声拟态词的基本知识。她用几张拍摄日常生活场景如下雨时稀里哗啦,吃煎饼时咔吱咔吱,狗的叫声并配有日语的图片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并使他们意识到拟声拟态词在日常生活中会被频繁的使用。“传授知识时能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可感知的生活氛围中自由快乐的学习,这点非常好。”张道宝对她的表现评价道。他建议教师可以稍稍放慢语速,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授课时也能减轻负担。
来自大学英语系教师唐晨芳主张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及中心思想,培养其思辨性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她首先以炎热的天气切入,使他们联想到游泳。而在学生观看完国内外教幼儿学游泳的视频后,她同学生以填表格的方式对比了中西方教育方式。随后她引入了思辨性思维中的“对比分析法”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并让他们针对不同的教育方式展开讨论,充分培养思辨性思维能力。何桂英在对她点评时说:“以生动有趣的视频导入能即刻吸引学生进入课堂,对于主题把握准确且重难点突出、思路清晰。”她表示若能对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及利弊展开深入讨论,相信会更好。
比赛结束后,教务处副处长孙跃发言,他说道:“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层次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应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为基础,结合市场和学生的自主需求,多与学生互动,定向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顾问组组长张晓明在总评时肯定参赛选手们的表现。她说:“老师们对教学的导入充满趣味性,能熟练运用幻灯片等多媒体技术,是拥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同时她希望教师以“教学生如何学”作为基本出发点,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的培养。
相关链接:
第一名:英语系教师吴蕾
第二名:大学英语系教师杨帆
第三名:英语系教师邓琼
(文字编辑:张玙偲胡雅婷)
更多有关"学生,教师,英语系,教学,思辨"的文章请点击进入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新闻中心查看